组卷网 > 高中历史综合库 > 经济史(旧) > 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与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
题型:材料分析题 难度:0.64 引用次数:351 题号:1949967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与西欧不同,中国自始至终都是一个农业社会,从来没有出现贸易立国的时期,尽管很早就有与海外的商业往来,却没有成长为推动新兴经济部门的发展并动摇旧经济结构的力量。古代海外贸易的基础及主要内容是丝绵织品及各种土特产。中国在这方面是有有利条件的,宋元至明初与海外的贸易往来规模也相当可观,……然而中国终究由于缺乏内部市场机制的驱动,商业化的海外贸易活动达不到应有的高度。……中外学者一般认为明中叶以后就衰落了。                                                            
——齐涛主编《中国古代经济史》
(1)根据材料一,概括古代中国海外贸易的主要特点,并结合所学分析明中叶以后中国海外贸易衰落的原因。
材料二 中国的出口物资主要是农副产品,其中以茶叶、生丝为大宗。在出口总计中,如1873年茶叶占49.33%,生丝占36.48%;1883年茶叶占43.70%,生丝占24.88%;1893年茶叶占23.71%,生丝占22.11%。……在出口总计中,如1873年工业品占8.97%,丝织品占3.14%;1883年工业品占18.23%,丝织品占6.67%;1893年工业品占20.45%,丝织品占7.53%。
——陈勇勤《中国经济史》   
(2)与材料一相比,近代中国对外贸易有何新现象?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对中国近代经济的影响。
材料三                      20世纪70—90年代中国进出口贸易情况
年份
人民币(亿元)
进出口总额
出口总额
进口总额
差额
1978
355
167.6
187.4
-19.8
1985
2066.7
808.9
1257.8
-448.9
1988
3821.8
1766.7
2055.1
-288.4
1991
7225.8
3827.1
3398.7
428.4
1995
23499.9
12451.8
11048.1
1403.7
1997
26958.6
15152.8
11805.8
3347.0

——《中国统计年鉴(1998)》,620页
(3)根据材料三,指出1978年以来我国进出口贸易额的变化,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变化的原因。
(4)综上所述,请谈谈你的认识。

相似题推荐

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1】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经历了曲折发展的过程。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中国早期民族企业

材料二   民国初年沪宁杭地区民族工业分布示意图

材料三   瑞蚨祥绸布店(1862年创立)青岛分号1904至1949年经营销售额的变化趋势图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近代民族工业产生的三种途径。
(2)根据材料一、二分析早期中国民族工业的发展特点。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1937—1949年期间,瑞蚨祥绸布店经营销售额下降的原因。
2019-03-03更新 | 251次组卷
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中国第一批工业遗产保护名录(节选)

编号名称始建
时间
入选理由
2江南机器制造总局1865见证了中国近代以来造船工业的发展历程,中国第一个大型近代企业,开创了众多的中国或者行业第一,培养了早期的造船技术工程师等;最早成批引进国外先进成套机器设备;为中国中华民族工业的发展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10开滦煤矿(开平煤矿)1878开创了许多个中国或行业第一,为中国煤炭工业的发展奠定了基础,是中国近代工业的先行者;中国最早的近代大型机械化采煤煤矿;
61第一汽车制造厂1953156项之一,苏联援建的新中国第一个大型汽车制造厂,制造了新中国第一辆解放牌卡车、第一辆东风牌小轿车和第一辆红旗牌高级轿车
62第一拖拉机制造厂1955156项之一,中国机械工业、农机工业的长子,中国最大的拖拉机厂
63天津碱厂1915中国第一家近代精盐厂;中国最早的盐化工企业;我国乃至亚洲最早的制碱企业;1926年“红三角”纯碱在美国的费城万国博览会获得金质奖,被誉为“中国工业进步的象征”;
67大生纱厂(大生纱厂陈列室)1895近代民族实业先驱张謇创办;随后在南通兴办一系列工厂、学校、博物苑和地方事业对南通城市建设和社会进步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请回答:
(1)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分别指出编号为2、10的企业类型,并归纳其积极作用。
(2)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编号为63、67的共同企业类型,并归纳其发展的最主要的发展因素各是什么?1919年之后他们的发展趋势如何,原因是什么?
(3)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编号为61、62是新中国那一时期的建设成果?两企业反映出新中国工业化的战略是什么?为什么实行这一战略?
2021-07-29更新 | 40次组卷
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3】近代以来,探索救国救民的路径,是历史发展的主线之一。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洋务军事企业始于60年代,在70年代达到高潮。在它达到高潮的同一时间里,出现了最初的洋务民用企业。两者之间,有着一种内在的联系。一方面,出使外国的人们通过实地观察,目睹了西人工商业的蒸蒸日上,初知由富致强,坚船利炮本非孤立之物。另一方面,西人入内地,折冲周旋之际,商务之事目远多于军事事目,刺激既多,遂生保卫“利权”之想。

——摘编自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

材料二   19217月,中国共产党在上海成立,其建立一个更加公正的社会的纲领吸引了许多学生和知识分子。孙中山曾与共产党紧密合作,但蒋介石不;他强烈反对共产党人的激进社会主义。他发动了五次所谓的“剿匪战役”。但共产党因其没收大地主土地分给农民的政策争取了广大农民而幸存下来。毛泽东是一位杰出的共产党的领袖,他无视莫斯科的第三国际,制定出新的革命策略,他拒绝了只能依靠城市无产阶级进行革命这一传统的马克思主义原则。他根据对农村的直接考察断定,占人口70%的贫民是“革命的先锋”。……没有贫农便没有革。”

——摘编自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1)结合材料一和所学知识,分析洋务运动的历史意义。
(2)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知识,概述中共从1921-1936年为中国民主革命进程作出的贡献。
2022-02-13更新 | 102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