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历史综合库 > 世界史 > 20世纪下半叶世界的新变化 > 冷战与国际格局的演变 > 冷战与两极格局
题型:材料分析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39 题号:19526905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第二次世界大战波及到的世界诸国都付出了巨大的代价,而唯独美国在这次战争中大发横财,一跃而成为全方位的世界性大国。战后的苏联在军事上与美国不相上下,它完全有能力与美国分庭抗礼,对战后的国际社会产生影响。这时全世界都已清楚地看到大英帝国“维多利亚时代的光荣”,将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亚洲和非洲迭次发生的动乱中永远消失。

——摘编自张璋《论两极格局形成与冷战爆发》

材料二   1973年,第四次中东战争爆发后,阿拉伯产油国为了打击以色列及其盟国、收复失地,发动石油斗争,采取减产、禁运等措施。石油斗争显示了阿拉伯国家团结合作的力量,不仅直接导致能源危机,还触发、加深了西方的经济危机,引起了西方阵营的分化。阿拉伯产油国石油斗争给整个世界带来深远的影响,极大地推动了第三世界为建立新的国际经济秩序的斗争,推动了南北对话和南南合作的发展,带动了整个国际政治经济关系的变动。

——摘编自陈玉国《论第四次中东战争中阿拉伯国家石油武器的运用及其影响》

材料三   美国和中国是世界上前两大经济体。中美两国GDP占全球的40%,制造业产值占40%。近10年以来,世界经济增量中的80%是来自美国和中国。中美关系已经超过了双边的意义,具有全球性的溢出效应,中美关系的处理与走势,对于世界格局演化是最大的变量。

——摘编自陈文玲《影响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全球格局演化的十大变量》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二战结束后世界格局发生的变化,并分析当时世界格局变化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第四次中东战争阿拉伯产油国发动石油斗争产生的影响。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你认为影响当前全球格局演化的具体变量有哪些?

相似题推荐

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推荐1】探究马歇尔计划有学生了解到马歇尔计划对欧洲国家的发展和世界政治格局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他通过搜集到的有关各方对马歇尔计划反应资料,尝试总结历史探究的路径。

步骤一   为探究该问题,他首先查找到以下漫画。

材料一   各国有关马歇尔计划的漫画

(1)上述漫画可反映哪几方对马歇尔计划的不同态度?

步骤二   考虑到这些漫画略显单薄,于是他又搜集到19476月各方对马歇尔计划反应的材料。

材料二   法国总统:“法国人民将毫不迟疑地接受援助欧洲的复兴计划;法国军队将毫不迟疑地推动计划的顺利进行;法国政府将毫不迟疑的支持美国政府的决策。”

材料三   苏联外交部长:“苏联方面强烈怀疑,美国方面真的会全身心的制定一项有利于欧洲的计划吗?”“苏联方面怀疑,美国不会借此计划趁机干涉西欧国家内部的事务吗?”“从我个人观点出发,我很担心苏联接受马歇尔计划的援助之后会脱离社会主义。”

苏联驻波兰、捷克斯洛伐克和南斯拉夫三国大使转告三国政府,苏联不同意他们想要参与马歇尔计划的要求。

——摘编自张盛发《苏联对马歇尔计划的判断和对策》

(2)材料二能印证材料一中哪几方的反应?
(3)通过上述材料,该学生发现苏联和东欧国家对马歇尔计划的反应是有变化的。请说出这一变化。
2024-05-21更新 | 27次组卷
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推荐2】阅读材料,回答下列各题。
材料 1872年,西门子向中国提供指针式电报机。这标志着中国现代化电信事业的开端。 1879年,西门子接到一笔来自中国政府的照明设备订单。西门子提供了一台10马力的蒸汽发电机,用于上海港的照明,大大提高了港口的工作效率。
1899年西门子在北京建造了中国第一家发电厂,为城区照明以及电车轨道提供有轨电车,俗称“铛铛车”,连接郊区的马家堡火车站与永定门,是当时世界上最快的交通工具之一。
1903年西门子为青岛啤酒厂提供一台电机,这台电机几乎没有出现过故障,直到1995年新设备投产后才光荣退休。
1912年,西门子在云南省的云南湖畔建成了中国第一座大型水力发电站。
1921年,西门子开始在山东省枣庄市实施中兴煤矿公司的电气化工程,该工程被称为中国第一个现代化采矿工程。
从1949年到70年代初的时间里,西门子对中国的出口额低得可怜,其中大部分产品是医疗器械。西门子同香港贸易公司——捷成洋行开展合作,由捷成负责在中国市场分销西门子的产品。
1979年,西门子向宝山钢铁厂提供了冷轧自动化系统。
1984年,西门子为中国建设了第一条高压直流输电线。这条输电线可以将1200兆瓦的电力从位于长江中游的葛洲坝水电站输送到远在千里之外的上海市。
2001年1月,包括西门子在内的德国财团获得了一份订单,建设连接上海浦东国际机场和市区的世界上第一条商业化高速磁悬浮铁路。
2002年,西门子将世界先进的双源炫速CT引入中国,为患者提供更细致的呵护。
2004年3月,西门子获得上海振华港机有限公司总价为2800万欧元的单个项目合同,包括PLC控制和人机界面、AFE驱动装置、主电机及相关传感器。
2008年,西门子将先进的燃煤发电技术,助力上海高桥第三发电厂,大幅度提高燃煤效率,降低二氧化碳排放量,为世界燃煤行业竖起“中国标杆”。
2010年,西门子为上海世博会“中国馆”提供配电、照明、楼宇及安防等方面的节能解决方案,以及先进科技,用心诠释“绿色世博”。

——摘自《140年·西门子携手中国》《南风窗》2012年第19期


请回答:
根据材料归纳西门子公司与中国经济交往的单个阶段的特征,并分别说明其形成原因。
2018-02-26更新 | 75次组卷
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推荐3】消费方式是由生产方式决定的。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消费社会是指……生产和消费都超出了生存必需和生理需求的范围,消费成为社会生活和生产的主导动力和目标的社会发展阶段。……在17世纪末至18世纪中叶英国已经出现了消费社会。

——《17世纪末至18世纪中叶英国消费社会的出现》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英国消费社会出现的原因。

材料二苏联没能发明与传播彩色电视机或微波炉,这或许可以被原谅。但是,并不是所有消费社会的产品都具有复杂的技术。实际上,最为简单的莫过于发明于美国西海岸的一种工装裤。整个“冷战”时期最为让人难以理解的事情,或许就是为什么苏联生产不出一条像样的牛仔裤。

——尼尔·弗格森《文明》

(2)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材料二中“苏联生产不出一条像样的牛仔裤”的原因。

材料三建国后至1978年前,我国的物价水平总体上是稳定的。在政府的指导下,若干工农业产品实行全省一价,某市大米价格0.139元/斤,粮食由政府统购统销,二十几年这价格几乎没变。

1992——1994年物价上涨幅度是我国改革开放以来最高的,特别是食品类和服务项目的价格上涨最为明显。据当时的报纸记载,“人们像昏了头一样,见东西就买,既抢购保值商品,也抢购基本消费品,连滞销的也不放过”。

——白杨《改革开放30年我国物价的发展》

(3)据材料三及所学知识分析1978年前我国物价水平总体上稳定的原因。1992——1994年我国物价为什么会大幅上涨?

2018-02-19更新 | 92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