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历史综合库 > 中国近现代史 > 五四运动与中国共产党的诞生 > 五四运动和马克思主义的传播
题型:论述题 难度:0.4 引用次数:72 题号:19634533

相似题推荐

论述题 | 较难 (0.4)
【推荐1】中国近代前期报纸业的历史,既是一部文化史,也是一部政治史。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19世纪初,来华传教士马礼逊首创刊行了中文新闻报纸《察世俗每月统记传》,该报可以说是我国近代报纸的发端。19世纪中叶,中文报纸兴起。《中西见闻录》侧重编译国外消息,开始介绍国外情况。《循环日报》则开始重视撰写并刊登社论,鼓吹变法自强,敦促当局发展实业,产生了极其广泛的影响。从戊戌变法到辛亥革命这一中国历史大变革时期,也是中国报纸的大发展时期。康有为的门徒在上海刊行了《强学报》,梁启超在北京参与刊行了《中外纪闻》,黄遵宪参加主编上海《时务报》,严复参加主编天津《国闻报》,几个月发行数万份,流行到全国各地。1903年,上海《苏报》发表了革命派章太炎的《驳康有为论革命书》等政论性文章;不久,知名爱国青年邹容的《革命军》以及1905年同盟会机关报《民报》正式创刊;1907年,革命派秋瑾在上海首创《中国女报》。

新文化运动与五四运动给中国报纸的发展以极大的影响。文体改用白话文,陈独秀在上海创刊《新青年》,全版改用白话文。和白话文同时出现的新式标点符号,也是自《新青年》开始。在采访对象上,开拓了国外采访活动,大报都设有国外特派访员,如瞿秋白在北京任《晨报》驻俄特派访员。《晨报》副刊在五四以前仅是人们荼余饭后消闲解闷的无聊文字,而五四以后,《晨报》副刊继开辟“自由论坛”和“译丛”后,积极提倡新修养、新知识、新思想,同时介绍社会主义。上海的《国民日报》副刊改名为《觉悟》……

——摘编自杨文光《中国报纸发展史话》


编写一幕五四运动时期发生在北京《晨报》报馆内的人物对话场景。(要求:先写出对话主题,主题要紧扣中国当时政治或经济领域的重大事件;对话内容要围绕主题展开,观点明确;对话过程完整,逻辑清晰)
2023-02-15更新 | 65次组卷
论述题 | 较难 (0.4)
【推荐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易》曰:“穷则变。”但人们认识“穷”往往是从头破血流的失败开始的。因为它以痛苦、失落、屈辱和牺牲抉破了因循和麻木积成的厚膜,迫使人们追穷自身,从种种熟视无睹、见惯不惊的东西中看出衰象与破洞。而痛苦的升华与认识的深化常常同步。所以,由失败带来的警悟是理性思维的结果,它可以成为“变”的起点。

——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新》


根据材料,并结合中国近代史相关史实,阐述对“痛苦的升华与认识的深化常常同步”的理解。(要求:论题明确,论证充分,史实准确,表述清晰)
2023-04-12更新 | 120次组卷
论述题 | 较难 (0.4)
【推荐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这是最坏的时代。过往浩浩,而前路渺渺,旧的家国与天下已被彻底粉碎,残留的精神与伦理资源也日渐边缘化。这又是一个孕育着微茫希望、新的生机乃至前所未有的世界谱系的时代。在几年的号哭绝望、奔走呐喊之后,一个个知识者,一群群青年乃至为数众多的当权者,纷纷将目光投向英美的角落、日德的深处、法俄的新思潮乃至旧传统的源头,试图找到新世界的入口。从1917年开始,以“中国向何处去”的雄健追问为先声,种种新观念、新术语、新的社会实验和道路鼓吹层出不穷,成为盛极一时、蔚为壮观的时代景象。

——摘自唐建光主编的《解封民国》


结合所学知识,自拟论题进行阐述。(要求:史论结合,论证充分,逻辑严密,表述清晰。)
2023-03-28更新 | 158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