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历史综合库 > 中国古代史 > 明至清中叶的经济与文化 > 明清经济的发展与局限
题型:单选题-单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18 题号:19695280
下列两幅中玉米形态表现不同,据此可推知(     
A.较早记录均不可信B.绘画作品没有史料价值
C.历史记录莫衷一是D.绘画意图影响内容呈现

相似题推荐

单选题-单题 | 适中 (0.65)
【推荐1】有学者写道:明初政府滥发宝钞,民间开始自发使用白银,官方赋役也逐渐改为白银上缴,白银逐渐成为流通领域中的主要货币;16世纪中后期明政府开放海禁,白银大量流入中国。关于上述现象的分析,正确的是(     
A.明朝滥发元宝导致恶性通货膨胀B.新航路开辟使得白银开始进入中国
C.明代开放海禁的目的是限制白银外流D.白银货币化与商品经济发展密切相关
2022-09-26更新 | 145次组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 (0.65)
【推荐2】如图所示为1541年景德镇烧制的一只青花徽章瓷碗,碗心有葡萄牙徽章,外壁有两个写着葡萄牙文“定制”的圆徽章。这可以用来说明当时(     

A.传统手工业迎合欧洲市场需求B.中国被卷入世界分工体系
C.官营手工业工艺水平比较高超D.异域文化深受国人的喜爱
2024-05-28更新 | 164次组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 (0.65)
【推荐3】明朝中期太湖地区稻田多采用人垦与牛耕相结合的套耕方法。但清中期后,这种套耕方法逐渐消失,在太湖地区南部一些地区基本不再使用牛耕。影响这一变化的因素是(     
A.国家赋税制度变革B.高产作物的传入C.农民思想观念保守D.人口的快速增长
2024-02-01更新 | 16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