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历史综合库 > 文化交流与传播 > 文化传承的多种载体及其发展
题型:材料分析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43 题号:19724372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18世纪,庞贝古城遗迹的出土,引起了欧洲人的兴趣,鼓舞着人们把探查扩展到位于西西里岛和希腊的古希腊遗址。紧接着,一篇篇详尽的考古报告传遍欧洲,发掘出来的古希腊和古罗马艺术珍品被运送到各大博物馆。考古学的成果使古代从文学、史学作品和政治学论著的书本描述中步入现实的世界,呈现在18世纪的法国人面前,由此引发了一场真正的古代世界的复兴。庞贝等古城的考古发掘为新古典主义美术的诞生起到了积极推进作用,法国和其他西欧国家很快掀起了一股崇拜和研究古希腊、古罗马的热潮。

——摘编自马可垚《世界文明史》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庞贝古城遗址考古带来的影响。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考古发现与艺术之间的关系。

相似题推荐

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推荐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年份省份19211922192319241925总计百分比
江苏313555292317318.52
浙江111725136727.71
广东82111422667.07
安徽79664323.43
江西313652293.10
直隶314532272.89

——摘编自孙璐《民国初年中国留学生群体考析》

材料二   新中国成立后“留苏热”再度兴起。1950年教育部规定,留学生直接归所在国中国大使馆领导,要定期汇报学习成绩及生活情况。从1950年到1966年,新中国派往苏联、东欧各国的留学生约一万余人,其中80%是留苏生。“文化大革命”十年间,出国留学人数急剧下降。1978年,随着50名留美学者的启程,出国留学逐渐回暖,留学人数逐年递增。至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出国留学生遍及世界一百多个国家和地区,达到二十多万人。至2004年更达70万人,除公派之外,自费留学占很大比重。1992年国家出台“支持留学,鼓励回国,来去自由”的留学政策,从而给予了留学生以更大的自由度和施展自己才华的空间。

——据李喜所《百年留学潮与中国现代化》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20世纪20年代中国赴美留学学生群体的特点。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新时期留学热潮的主要变化并分析其影响。
2023-12-21更新 | 42次组卷
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推荐2】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人类学家博厄斯认为:“人类的历史证明,一个社会群体,其文化的进步往往取决于它是否有机会吸取邻近社会群体的经验。一个社会群体所获得的种种发现可以传给其他社会群体;彼此之间的交流愈多样化,相互学习的机会也就愈多。大体上,文化最原始的部落也就是那些长期与世隔绝的部落,因而,它们不能从邻近部落所取得的文化成就中获得好处。”

——[美]斯塔夫里阿诺斯著,吴象婴等译《全球通史:从史前史到21世纪》

材料二


材料三   现代信息技术对文化传播方式、内容、规模、效果等方面都产生了巨大影响,通过人类文化跨越时空的交流与融合,人类社会进入了实时性、多元化的文化共享时代。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总结文化交流与传播的主要途径。指出文化交流与传播重要意义。
(2)结合材料二图片和所学知识,归纳文化传承有哪些载体及作用。
(3)结合材料三和所学知识,简要评价信息技术与文化共享的关系。
2022-07-15更新 | 121次组卷
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清政权建立之初,一度压制书院发展。然而,对于已经存在了几百年的书院,政府强行禁止,颇感困难。康熙年间适当放宽对书院的控制,并将其疏引导入其所设计的发展轨道。康熙二十四年,湖南巡抚在重建被吴三桂叛军毁坏的岳麓书院院舍后,两具疏章,请求御书匾额及赐经史诸书,借以巩固岳麓书院的地位。部议准其所请。二十六年春,御书“学达性天”匾额,并十三经、二十一史、经书讲义遣送到山,从此岳麓书院重又兴盛起来。同时得到匾额的,还有白鹿洞书院及周敦颐、张载、程颢、程颐、邵雍、朱熹祠七处。至乾隆年间,皇帝屡下谕旨,规范书院管理,聘请院长,选择生徒,皆有标准。清政府的书院政策不再动摇,上下一统的书院教育体系逐渐形成。

                                                                                  ——摘编自邓洪波著《中国书院史(增订版)》

(1)据材料,指出康乾年间政府管理书院的主要措施。
(2)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清朝前期书院政策变化的原因,并说明其影响。
昨日更新 | 152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