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历史综合库 > 政治史(旧) > 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 > 清末新政
题型:单选题-单题 难度:0.85 引用次数:400 题号:1985393
清末工商业政策的变化:由“官方控制”的模式到官督商办、官商合办的管理方式,从放松对民间设厂的限制,到实行新工商政策——鼓励私人投资,发展近代工商业。清政府调整政策的主要目的是
A.促进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工业的发展
B.鼓励民族企业与外国企业展开竞争
C.挽救清政府内外交困的危局
D.摒弃“重农抑商”政策

相似题推荐

单选题-单题 | 较易 (0.85)
【推荐1】1910年12月清政府颁布《大清新刑律》,其主要内容以“上谕”和“奏折”的方式呈现;它以“折衷各国之良规,兼采近世最新之学说”而又“不戾(戾:违反)乎我国历世相沿之礼教民情”为基本宗旨,采用资本主义国家法律中的罪名法定主义、犹豫制度(缓刑)和假释制度。对《大清新刑律》的认识,最准确的一项是
A.固守了中国的文化传统
B.成为中国宪法性文件的滥觞
C.反映了西学东渐过程中的冲突与融合
D.体现近代法制精神,巩固了清朝的统治
2019-03-26更新 | 114次组卷
单选题-单题 | 较易 (0.85)
名校
【推荐2】1910年宣统皇帝发布上谕,北洋大学堂毕业生考列“最优等”的学生,“均赏给进士出身,授为翰林院编修”,其他“考列中等”的毕业生,则赏给进士出身,令各部“尽先补用”。这一材料可以说明当时
A.通过科举制选拔经世之才B.新式教育与官员选拔相结合
C.北洋政府统治基础的形成D.六部分别办学培养对口人才
2021-11-06更新 | 581次组卷
单选题-单题 | 较易 (0.85)
【推荐3】“欲补救时艰,必自推广学校始;而欲推广学校,必自先停科举始。”该言论最有可能出现在
A.19世纪40年代B.19世纪60年代
C.19世纪80年代D.20世纪初期
2022-01-29更新 | 87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