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历史综合库 > 世界史 > 工业革命与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 工业革命发生的背景
题型:材料分析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123 题号:19857589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0 世纪以来的西欧,随着重犁普及和三圃制的推广,耕地与人口都有较大增长,处处可以遇见渴望到远方磋磋运气的年轻小伙、找钱赚的冒险者。国王或领主授权建立更多的市集,甚至授予城市自治特权。它们大多以修道院或教堂为中心。某些宗教节日,如礼拜日或圣徒日,也会成为市场日。随着十字军东征,地中海贸易重新开通,威尼斯、热那亚等许多商埠在东征途中发展起米,但绝大多数城市人口都在千人以下。

——据皮雷纳《中世纪的城市》等

材料二   19世纪70年代以来,以电力、化学产业为主导的技术革命使德国经济结构实现了由农业主导向工业主导的转变。德意志帝国的经济结构转型升级促进了就业人口结构的调整,1871-1913年间工业领域的就业人数从501.7万人,飙升至1172万人,增长率高达134%。在德国城市化高速发展的过程中,新兴工业城市尤其是重工业城市发展最为迅速,以至于出现了欧洲其他国家无法比拟的“极速城市化”,1871- 1910 年间德国城市人口净增2413万人,而总人口增加了2386.7万人。1891——1910年间,大约有91个城市推行了行政区合并政策,这些城市的人口增加了173万,新增人口基本上都生活在城市,城市人口快速增长给城市住房以及其他基础设施建设带来了巨大压力。供水、排污以及生活垃圾处理的基建步伐难以适应日益增长的人口所帶来的挑战。

——摘鳊自徐继承《德意志帝国时期的高速城市化与公共卫生危机》

(1)根据材料一,归纳西欧中世纪城市兴起的因素。
(2)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19世纪70年代以来德国高速城市化的原因及由此带来的问题。
(3)根据材料一、 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城市发展的认识。

相似题推荐

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英国的农业在15世纪下半期出现圈地运动,至17世纪初期圈地50万英亩。随着羊毛价格的上涨,小块土地逐步向资本主义大农场、牧场转变。据统计,16世纪英国农场面积已占全部耕地的58%.与此同时,分散在一般农户手里的土地,面积也大大改变了。到16世纪英国农业已经实现商品化,市场机制开始激励着农业生产规模、品种和产量,并使农业革命较早发生。1560年左右出现的诺福克轮作制为标志,英国开始农业革命,至19世纪英国成为欧洲劳动生产率最高的国家。

——摘编自潘迎化《近代英国、荷兰、法国国际竞争兴败原因之探索》

材料二:1901至1911年,为实现王朝“自救”,清政府推行了一系列新政改革,其中包括农业政策调整。1903年,清廷专门设立了与农业有关的平均司,1906年又改平均司为农务司,负责管农业事物。1907年,颁布《农会简明章程》,开始在全国各地建立各级农会组织,到1911年全国成立农务总会19个,分会276个,其主要职责开办农业学堂和农事试验场,将“新理新法及新种植法皆交试验场依学理先为试验”,然后将“确有成效”之结果通告分会加以推广。倡导农学、开启民智是清末农会着力从事的一项工作,主要方式是译印农书、出版农报。这些活动传播和推广了西方资本主义农业的经营方式,促进了中国农业近代化的发展,对当时农业生产的发展产生了一定的积极意义。清政府还选派留学生出国学习农业技术,同时解除了“禁垦令”,大规模出售以前禁止开垦的土地,鼓励农垦、设立农垦公司及大量认购荒地。

——何旭艳《论清末新政农业政策对中国近代农业的影响》

材料三   南京国民政府成立后,农业成为政府关注比较多的经济部门,最主要的表现就是农政机关明显增多,职责细化和分工明确。各省大多设一些具有科研性质的农业机构。1932年12月,国民政府行政院颁布《各省农业机关整理办法纲要》,设立农业推广所和种子繁殖场。1934年9月,国民政府还在各省成立了整理水道改良土壤委员会,还有农村合作委员会从事农业生产的督导和推广。



——摘编自黄正林《制度创新、技术变革和农业发展》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圈地运动对英国农业革命的影响。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清末新政调整农业的措施及其影响。
(3)根据材料一、二、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英两国农业近代化的不同之处。
2019-05-27更新 | 116次组卷
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2】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到19世纪末20世纪初,资本主义进入垄断阶段,最终形成了统一的无所不包的世界市场。世界上已没有什么国家和地区可以脱离世界市场去进行经济活动了。
材料二   有人描述20世纪初世界经济联系日益密切的情况时指出,伦敦的居民可以在1911年的某天,一边喝下午茶,一边打电话订购世界上任何产品,想订购多少悉听尊便,并放心地等着这些东西运到自家门口;同时,他也可以把自己的财富投资到地球任何角落的自然资源开发和新的冒险事业中,例如非洲的矿山,或上海的洋行;如果他愿意,他可以利用廉价和舒适的交通工具,立即动身去任何国家,在任何地方都能找到舒适的旅馆;他随身携带的金币可以在世界各个地方兑换成当地货币通行无阻。
材料三   反对全球化的示威人群:


(1)材料一中的“世界市场”形成的原因与主要途径是什么?
(2)根据材料二指出,20世纪初各国经济联系日益密切表现在哪些方面?从中受益的主要是哪些国家?
(3)经济全球化促进了经济发展,也带来了一些负面影响,材料三反映了一部分人对全球化的态度。举例说明全球化对人类的生存与发展产生的负面影响。
2019-05-17更新 | 38次组卷
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推荐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后面问题

材料一   工业革命之所以首先发生在英国,主要是由于该国在……十七世纪时,政治结构……已经发展到适合于工业化的程度。

——奇波拉《欧洲经济史》

材料二   在科学技术的推动下,1870年至1900年间,科学与技术得到了密切的结合,在科学的作用下,一系列新兴工业出现了。


(1)依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英国工业革命的原因。
(2)第二次工业革命中,诞生了哪些新兴的工业?材料二中,作者认为“新兴工业”出现的原因是什么?
2021-05-17更新 | 25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