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历史综合库 > 经济史(旧) > 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 > 两次工业革命 > 第一次工业革命 > 工业革命兴起的背景和条件
题型:材料分析题 难度:0.4 引用次数:37 题号:19958998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英国的优越地位在十八世纪归功于优越的政治制度……在十九世纪初期则几乎完全归功于机械技术,纺织业、冶金业、采矿业等行业大量采取机器生产。……到1830年,英国已成为“工业欧洲的老师”。

材料二   英美两国工业产值占世界产值比重变化表

国家

1860年

1913年

英国

34%

14%

美国

19%

36%

(1)根据材料一,英国优越的政治制度是什么?英国在“机械技术”领域最关键的发明是什么?为什么英国能成为“工业欧洲的老师”?
(2)材料二说明了什么?根据材料二表格并联系所学知识,从政治和科技发展角度分析造成这一变化的原因。

相似题推荐

材料分析题 | 较难 (0.4)
名校
【推荐1】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经验告诉我们,对于一个坏政府来说,最危险的时刻通常就是它开始改革的时刻。”

——托克维尔《旧制度与大革命》

孟德斯鸠的学说第一次在政府体制的设计方面得到了较好的贯彻,现代民主政治的一些行之有效的制度性要素应运而生。

——马克垚《世界文明史》

材料二十七世纪时,政治结构……已经发展到适合工业化的程度。

——奇波拉《欧洲经济史》

“在英国工业化之初的能够压倒潜在对手的有利条件之中,没有一个条件是绝时突出的,但是这些有利条件合在一起,却形成了光辉灿烂的星座。”

——《新编剑桥世界近代史》


(1)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指出17、18世纪的启蒙思想家们为了防止“坏政府”的出现分别提出了哪些设想;指出“现代民主政治的一些行之有效的制度性要素”,在建国之初的美国是如何践行的。
(2)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指出17世纪英国的政治结构发生了怎样的变革,并说明英国工业化之初,经济上具备了哪些“能够压倒潜在对手的有利条件”。
2020-09-04更新 | 231次组卷
材料分析题 | 较难 (0.4)
【推荐2】15分)工业化是人类社会经济生活中的一个重要话题,受到世界各国政府的高度关注。一个国家的工业化必须要处理好城乡关系,化解由此引起的各种社会矛盾,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1714年至1820年间,英国有超过600万英亩的土地被圈占。这意味着严重的混乱和苦难。贫穷的农民失去了自己的部分甚至是全部的土地,被迫当租地人或打散工的人,否则,就不得不去城里找工作。英国自耕农被大批大批逐出家园,使得关心社会的个别人极为恐惧,他们直言不讳地起来反对。虽然圈占土地的过程是令人不安、令人不快的,但就工业革命而言,它履行了两个必不可少的职责——为工厂提供了劳动力,为城市提供了粮食。因此,圈地可看作是英国工业在19世纪居首位的一种先决条件。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二:斯大林提出,为了保持工业化发展的高速度,必须通过“剪刀差”使资金从农业“流入”工业,这是“一种类似贡款的东西”,从以后的实践看,农业集体化并没有在发展生产、增加产量上取得成功。而且由于冒进和对农民的粗暴剥夺,使农业生产力遭到严重破坏,呈现出绝对下降趋势。但是,农业集体化确实起到了保证为国家提供粮食的作用,因为集体农庄是强制实行低价超额收购政策的强有力的工具。斯大林在征购粮食和农业集体化过程中采取冒进和粗暴政策,并不是不可避免的。但是,这里也反映出一个客观事实:加速积累、加速重工业化必然加剧同农民的矛盾。从最初动机看,苏联之所以加速推行全盘集体化,与其说是为了农业本身的社会主义改造,不如说是为解决农工矛盾和保障国家工业化而寻找途径。
——肖冬连《加速农业集体化的一个重要原因》
材料三:这是个青山环抱、翠竹掩映的桥头小镇……沿溪一条主要街道两旁,摆着一个紧挨一个的摊位,有七八百个。有谁能想到,从这里,去年有五十亿粒纽扣“走”向全国各地……小小纽扣形成的大市场,像一块强磁体一样吸引着四方来客……它救活了濒临倒闭的工厂和行将停业的商店。桐乡县有个生产金鱼扣的化工厂,由于产品积压曾一度陷入困境。这个厂和桥头纽扣市场挂钩以后,市场负责为其推销产品,“小金鱼”游向了全国各地,工厂迅速有了转机……户办纽扣厂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出来。目前,桥头镇及邻近乡的家庭纽扣厂年产值一千七百多万元。一业兴,百业旺,纽扣专业市场的兴盛,为其他企业的发展开拓了新的路子。这两年桥头镇新办起服装厂五十多家,旅馆、饮食店近百家,修理、运输、五金、电器等服务行业一百多家,从业人员两三千人。
——王学孝《温州农村发展商品经济见闻》,《人民日报》1985年12月
请回答:
(1)依据上述三则材料,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说明英国、前苏联、和改革开放后的中国实现国家工业化的基本途径和方法
(2)依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分析苏联20世纪30年代快速工业化的后果
(3)材料一、二中的英国和苏联与材料三中的中国在处理城乡关系上有何根本性的不同?
(4)英国、前苏联、改革开放后的中国国家工业化的的历史给我们的启示是什么?
2016-11-18更新 | 552次组卷
材料分析题 | 较难 (0.4)
【推荐3】务实与创新贯穿着人类的发展历程,不断推动着人类社会的进步。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这些学者(顾炎武、王船山、黄宗羲、朱舜水等人)虽生长在阳明学派空气之下,因为时务突变,他们对于明朝之亡,认为是学者社会的大耻辱大罪责,于是抛弃明心见性的空谈,专讲经世致用的实务,他们不是为学问而学问,是为政治而学问.他们的学风都在这种环境中间发生出来。

——梁启超《饮冰室合集》

材料二 在罗马民族崛起的过程中,求真务实成为了罗马人崇奉的重要信条和坚持的重要原则。政治方面,意大利半岛统一之前,小国寡民的城邦制度能够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随着统一进程的加快,罗马领土和人口急剧增加,阶级矛盾、民族矛盾更为错综复杂,罗马采取“分而治之”的办法先后将公民权授予意大利本土的拉丁人。地中海世界被征服后,罗马统治者不失时机地授予了一些被征服地区公民权,以博得他们的忠诚。建筑方面,罗马人很好地遵循“坚固、实用、美观”的原则。从总体看,罗马建筑神庙、剧场、竞技场等公共建筑完全从坚固和实用考虑,美观尚在其次。

——杨俊明《古罗马民族的求真务实精神》

材料三 工业革命时期,英国工业的迅速发展,与当时领先全球的技术创新密切相关。1624年,英国颁布《垄断法规》,使创新的报偿有了所有权保障。政府授予棉纺织技术的重要发明者阿克莱特爵士头衔,还奖励卡特莱特—万英镑.18世纪末,英国各地纷纷举办传授机器操作等应用科学知识的讲习所,到1850年,职业讲习所已发展到600多所。工业革命时期,英国的工厂曾引进法国的麻织机、美国的轧棉机、德国的织席机、意大利的丝织机以及中国的棉纺织业技术等,并进一步改良.

——陈秀珍《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条件》


(1)根据材料一概括明末清初经世致用学风兴起的时代背景。结合所学知识指出黄宗羲、王船山“为政治而学问”在思想上的主要表现。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请选择-种并予以阐释。①概括指出罗马统治者为有效统治被征服地区所采取“求真务实”的举措。②以大斗兽场为例,说明罗马建筑很好地遵循了“坚固、实用、美观”的原则。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17-19世纪英国技术创新“领先全球”的有利因素,并指出阿克莱特在生产组织管理形式和技术创新上的成就。
2020-11-05更新 | 83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