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历史综合库 > 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 > 中国古代的户籍制度与社会治理 > 历代户籍制度演变
题型:材料分析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160 题号:20011384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时期概况
秦朝人口管理实行申报审核制,即由户主或本人主动向官府如实申报,官府核实,之后登记载册。
汉朝每年8月份全国各地都要进行“案户比民”。
隋唐隋文帝下令在全国“大索貌阅”,派遣官吏根据户籍簿册上登记的情况与本人实际体貌核对。唐基本沿用隋制。
宋朝在全国重新统计人口创造了“户牌制”,即打破原先的坊巷界限,改为以街道为基础做人户登录。
明清使用黄册作为正式户籍,编制程序严格,内容详尽。清初延用黄册,人丁编审渐渐退出历史舞台,保甲制度取而代之。

——摘编自王威海《中国古代户籍制度》

材料二 新中国成立初期,改造了旧的保甲制度建立了新的街道办事处和居民委员会。1954年通过了《城市街道办事处组织条例》、《城市居民委员会组织条例》,以法律形式确认了街道办事处和居民委员会的主要任务、性质和组织结构。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取消了城市人民公社、街道革委会和革命居民委员会,恢复了街道办事处和居民委员会,城市基层民主治理被提升到党和国家战略发展的高度。

——摘编自陈辉《新中国成立60年来城市基层治理的结构与变迁》


(1)根据材料一,概括中国古代户籍管理制度的特点。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新中国成立以来城市基层治理的意义。

相似题推荐

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1】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唐朝的普通民户(即区别于“贱民”的良民)不分城乡,实行统一的九等户籍制,也称税户,即依据资产多少分为九等纳税。宋朝政府为了便于统治坊市制破坏的城区,更为了对繁荣的城镇工商业增加税收,采取了前所未有的城乡分治的制度。将县城以下的乡村经济中心设立为镇,由中央直接委派“监镇”治理和收税。镇内的市与乡村也实行分治。镇因此由唐代的军事要地,变为宋朝的乡村经济中心。一种新的以经济地位,即有无常产区分的主户、客户制,以及根据城镇与乡村经济发展程度,城镇坊郭户与乡村的乡村户分开的新制度,和与之相适应的乡村主户的五等户籍制度和城镇主户的十等户籍制度,先后产生,这在中国古代户籍制度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摘编自陈振著《宋史》


宋朝户籍管理制度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分析其变化的原因。
2022-02-14更新 | 132次组卷
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推荐2】中国古代户籍制度

魏晋以后,宗族聚居成为传统,形成了“人多隐冒,五十、三十方为一户”的现象。逮到隋初,这种局面依然存在。开皇三年(583年),文常下令州县官吏“大索貌阅”,即根据户籍薄上登记的年龄,来核对本人的体貌,以防诈老讹小逃避租役。一旦查出户口不实者,里正、党长流配远方,同时,还鼓励百姓互相检举,告发不实之户,隋炀帝大业五年(609年),又一次“貌阅”。通过这两次全国性大规模的检括户口,共检出隐漏人口228万余。


依据材料和所学,分析隋朝推行“大索貌阅”的原因。结合所学分析隋朝实行户籍制度的影响。
2021-08-13更新 | 137次组卷
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真题
【推荐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至正中,(松江府)户一十七万七千三百四十八:

……民一十三万五千三百五十八,儒一百八十六,医八十三,军三千五百七十四,站四百二十二,灶三千二百六十三,匠五百七十九,弓手二十九,乐人一十三,海船舶商梢水[艄工、水手]五千六百七十五,铺兵二十九,财赋二万一十五。……色目三十一……僧尼寺院六百一处,僧六千七十二名;道士宫观七十六处,道四百九十四名。

       ——摘自顾清等《松江府志》

(1)材料反映了______(朝代)的______(户籍制度)。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该朝代划分户口类型的依据。
(3)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该朝代户籍制度的影响。
2023-12-20更新 | 965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