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历史综合库 > 世界史 > 20世纪下半叶世界的新变化 > 资本主义国家的新变化 > 战后科学技术的新发展
题型:材料分析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34 题号:20071172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二战后科学技术的新发展

创新型国家

科学技术的新发展

美国

1942年,芝加哥大学成功启动世界上第一座核反应堆;
1945年,成功试爆原子弹;
1946年,第一台电子计算机诞生;
1952年,成功试爆氢弹;
1953年,美英生物学家提出DNA双螺旋结构;
1960年,世界上第一台激光器诞生;
1969年,互联网正式诞生;
1969年,阿波罗计划成功,宇航员登月;
1981年,哥伦比亚航天飞机试飞成功

苏联

1949年,试爆原子弹成功;
1954年,建成了世界上第一座核电站;
1957年,第一艘核动力破冰船下水;
1957年,发射世界上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
1961年,发射载人飞船,把宇航员加加林送入地球轨道

瑞士

1981年,美国IBN设在瑞士实验室的电子工程师发明了扫描隧道显微镜和原子力显微镜

英国

1996年,第一只克隆羊多利诞生

材料二

1946年,法国成立计划总署,使之作为法国最重要的制定计划的机构。1947年开始,法国实行了第一个计划,即“莫内计划”,确定了实现工农业装备现代化、全面复兴国民经济的发展战略。直到20世纪70年代,法国历届政府都坚持“计划经济”制度,但这种制度不同于社会主义国家的计划经济制度,它只是政府宏观经济管理的一种形式。意大利从1945年开始推行“战后重建计划”(1945—1948)、“全国协调新建设计划”(1948—1950)、“1955—1964年意大利增加就业和提高国民收入的十年计划”、“1966—1970年全国经济五年计划”等。

——摘编自吴玉才等《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

材料三   1948年英国纳税和转移支付前后居民户的收入分配(%)

最低的1/5

次低的1/5

中间的1/5

次高的1/5

最高的1/5

纳税和转移支付前的收入分配

0.6

8.4

18.1

26.8

46.1

纳税和转移支付后的收入分配

7.1

12.5

17.9

24.0

38.5

资料来源:英国中央统计局《经济趋势》,1982年12月刊,第102—103页。

注:政府的转移支付包括社会保险福利津贴、抚恤金、养老金、失业补助、救济金以及各种补助费等,由于政府的转移支付实际上是把国家的财政收入还给个人,所以有的经济学家称之为负税收。


(1)根据材料一,指出二战后世界科学技术发展的新领域,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其出现的原因。
(2)参考材料一、二、三,自选一个角度,运用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的相关史实,围绕“现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写一则历史短文。(要求:史实准确,条理清晰,表述成文。)

相似题推荐

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推荐1】科学技术对人类社会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李约瑟在《中国科学技术史》中,列举了中国古代科技向西方传播的水力冶炼鼓风机等26项发明。他接着写道:26个字母用完了,我该停下来了。但是还有很多例子,如有必要,也列得出来。而在列举公元3—18世纪西方传入中国的技术发明时,李约瑟只找到了4项。

——《中国古代科技与传统文化》

(1)从上述材料可以得出什么结论?请结合具体事例加以说明。

材料二   (17世纪的)科学革命中几次重大科学理论的突破与传播改变了人们对宇宙的概念和对世界的认识,在物理科学中,不论是在科学界还是普通人当中,牛顿所描述的宇宙观都逐步占据了支配地位。同时,人们因科学革命引发的理性思考习惯反复思忖着:如果人们无法依靠感性知识和启示(亦即上帝的命令)来获得真理,那么怎样才能获得真理,科学革命提供了答案:理性,能揭示关于自然界和人性的真理。

——《试论英国启蒙运动兴起的历史条件》

(2)结合所学说出英国科学革命代表人物牛顿的主要成就。依据材料说明科学革命对启蒙运动的影响。

材料三   

(3)以上两幅漫画告诉了我们什么?请结合史实围绕科学技术对人类历史的影响谈谈你的认识。

2018-11-30更新 | 37次组卷
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推荐2】回顾人类的发展历程,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相互交融,共同照亮了人类前进的道路。

材料一   科学给人以力量,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动力。三百年以前,人类做什么事情一般是凭经验出发,就是凭经验盲目地进行生产,然后在漫长的生产实践经验当中,提炼出技术,然后在改进技术过程当中,产生科学,但是到了近代以来,近代科学诞生以后,发生了一个巨大的变革、变化,干什么事情首先从事科学研究,在实验室里边,发现事物的真相和原理,揭示规律,然后运用这个原理从事于这个发明技术,然后再转化为现实的生产力,从此人类就进入了理性社会。科学精神就是科学观念和敢于坚持这种观念的勇气。

材料二   科学思想像一盏明灯,照亮了整个人类社会,科学给人以力量;而人文思想呢,像一颗明星指引人类前进的方向。如果说科学给人以力量,人文就给人以方向。

——袁正光《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


请回答
(1)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你认为“科学精神”有哪些内涵﹖近代科学诞生后,对中国的近代化曾产生过哪些影响?
(2)以史实说明材料二中“科学给人以力量,人文给人以方向”,并论证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的关系。
2021-12-27更新 | 96次组卷
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推荐3】近现代以来,世界经济发展呈现全球化趋势。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870-1913年世界贸易总额增加了3.2倍。不仅数量上明显增长了,而且还发生了一些新的变化:一些新兴的资本主义国家在工业迅猛发展的基础上,普遍扩大了本国工业产品的出口,对外贸易已成为国家经济生活中极其重要的因素。到了19世纪末20世纪初,由于一批新工业国家的兴起,世界贸易形成了多中心的新格局。这一时期原料和工业制成品的世界贸易额呈现出均衡发展的趋势。这就说明工业发达国家与初级产品生产国家之间的国际分工以及世界各国间的相互依赖程度都加强了。在资本主义迅速发展的前提下,世界各国和各地区在经济上更紧密地连接在一起了,“世界经济”已经形成。

——摘编自刘宗绪《世界近代史》

材料二   

——据中泰证券研究所数据分析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19世纪末20世纪初“世界经济”形成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说明二战后世界经济发展脉络。
2024-01-03更新 | 40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