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历史综合库 > 文化史(旧) > 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 > 从“师夷长技”到维新变法 > 新思想的萌发
题型:材料分析题 难度:0.64 引用次数:685 题号:2016829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材料 作为中国第一任驻外(西方)使节,郭嵩焘在一片冷嘲热讽中出使英国,回国后倍受攻击,被迫卸职返回原籍;所写《使西纪程》因称颂西方文明而遭诋毁,终至毁版。光绪三年二月二十七(旧历),郭嵩焘与一千中、英友人讨论英国税务,得知英国官吏月薪300磅以上者,也都必须同等纳税之后,感叹道:“此法诚善,然非民主之国,则势有所不行。西洋所以享国长久,君民兼主国政故也。”
1877年,在给李鸿章的信中,郭嵩焘曾说:“窃谓中国人心有万不可解者。西洋为害之烈,莫甚于鸦片烟。英国士绅亦自耻其以害人者为构衅中国之具也,力谋所以禁绝之。中国士大夫甘心陷溺,恬不为悔。数十年国家之耻,耗竭财力,毒害生民,无一人引为疚心。钟表玩具,家皆有之;呢绒洋布之属,遍及穷荒僻壤;江浙风俗,至于舍国家钱币而专行使洋钱,且昂其价,漠然无知其非者。一闻修造铁路、电报、痛心疾首,群起阻难,至有以见洋人机器为公愤者。曾劼刚以家讳乘坐南京小轮船至长沙,官绅起而大哗,数年不息。是甘心承人之害以使朘吾之脂膏,而挟全力自塞其利源。蒙不知其何心也!”他的话心含痛楚而笔意冷峭,画出了顽固官僚的愚昧与可恶。
在当时的中国,顽固是一种社会病症,……复杂的问题在于,守卫祖宗之法常常同民族主义爱国之情联在一起。不合理的东西被合理的东西掩盖,成为公论。顽固的人们借助于神圣的东西而居优势,迫使改革者回到老路上去。
郭嵩焘死后(庚子事变正盛之际),有人还奏请戮他的尸体,以谢天下。
(1)根据上述材料,概括指出郭嵩焘对英国社会和当时中国顽固势力有怎样的认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造成郭嵩焘历史悲剧的原因。

相似题推荐

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1】近代以来,先进的中国人积极引进西方先进文明成果,“求真理于世界”,努力探索救亡图存之道。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近代以来,西方文化在其自身内在规律的驱使下,伴随着殖民扩张,积极向外扩展。而中国文化作为小农经济和专制主义的产物,主要是在中华文化圈中循环与发展。于是在西方文化的冲击下……中国传统文化被动地向现代文化转变……经过痛苦的选择与艰难的取舍,我们终于逐渐融入现代化浪潮…

——互联网


(1)依据材料一,从文明史观的角度如何看待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

材料二   任何时代都有自己的流行术语。从魏源《海国图志》提出了“师夷长技以制夷”口号,到郑观应《盛世危言》中的“西学篇”,到20世纪初编著的《新学书目提要》,流行术语的演变,最能折射出社会心理的演变。


(2)据材料二,指出近代以来人们对西学称呼的演变,这种演变反映了什么?

材料三   自西洋文明输入吾国,最初促吾人之觉悟者为学术,相形见绌,举国所知矣;其次为政治,历年来政象所证明,已有不克守缺抱残之势;继今以往,国人所怀疑莫决者,当为伦理问题。此而不能觉悟,则前之所谓觉悟者,非彻底之觉悟,为吾人最后觉悟之最后觉悟。

——陈独秀《吾人最后之觉悟》


(3)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陈独秀提出的国人“觉悟”经历的三个阶段及其实践活动。这些实践活动对中国近代历史的发展产生了什么影响?
2018-12-21更新 | 59次组卷
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2】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魏源在《海国图志·叙》中指出:“不善师四夷者,外夷制之……夷有三技:一战舰,二火器,三养兵练兵之法。”又说:“是书何以作?为以政者,为以夷攻夷而作,为以夷款夷而作,为师夷长技以制夷而作。”

材料二   1898年,张之洞发表《劝学篇》中说道:“中国之祸不在四海之外,而在九州之内…… 民权之说,无一益而有百害。他提倡: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材料三   新文化运动期间,陈独秀等人号召人们“冲决过去历史之网罗,破坏陈腐学说的囹圄学说”,提出“德先生”和”赛先生”的口号。他指出:要拥护那德先生,便不得不反对孔教、礼法、贞节、旧伦理、旧政治。要拥护那赛先生,便不得不反对旧艺术、旧宗教,要拥护德先生又要拥护赛先生,便不得不反对国粹和旧文学。

——以上材料摘自《中国近代史》上


请回答:
(1)材料一反映了作者什么思想?材料二中张之洞主张“中学为体,西学为用”反映了哪一派的观点?
(2)指出材料一和材料二的主张,在认识近代中国面临的形势问题上,两者有何不同。
(3)材料三“德先生”和”赛先生”指什么?并指出新文化运动存在的不足之处。
2020-11-30更新 | 54次组卷
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3】历史学习是一个积累历史知识,感知体验历史,再到理解感悟历史的过程。请你根据要求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   

第一组第二组第三组
著作(杂志)



历史人物康有为陈独秀
思想主张“师夷长技以制夷”民主、科学

材料二   


请回答:
(1)根据提示,完成“中国近代前期思想解放潮流”活动素材表。
                                 
(2)材料二所示内容是毛泽东在什么时期写的?这一时期以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开创了一条适合中国国情的革命道路,请写出这条革命道路的中心内容。
(3)你认为孙中山、毛泽东有哪些共同的精神品质?
2018-11-19更新 | 41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