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历史综合库 > 中国古代史 > 春秋战国的纷争与变革 > 社会变革与百家争鸣 > 百家争鸣的影响及意义
题型:单选题-单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127 题号:20350401
有学者指出,战国时期,尽管诸子对人性认识多有歧义,但围绕人性的争鸣,形成了一种综合性的政治文化观念,即政治应把人作为中心对象,而不是从神灵那里获得根据。该学者意在强调(     
A.诸子百家的思想主张逐渐趋同B.人文精神成为当时社会的主流
C.百家争鸣推进政治理性的发展D.政治中的宗教色彩已基本消失

相似题推荐

单选题-单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1】李悝变法提出“食有劳而禄有功,使有能而赏必行,罚必当”的名言;墨家提出“不党父兄,不偏贵富,不嬖颜色,贤者举而上之”的思想;名家邓析提出“无厚”主张,他说“君有三累……惟亲所信”。这反映出战国时期(     
A.主要思想流派阶级属性相同B.思想领域趋同色彩明显加强
C.时局变动促进思想领域多元化D.新兴阶层要求变革现实政治
2023-10-13更新 | 68次组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 (0.65)
【推荐2】《左传》提出“夫民,神之主也”,以及“民之所欲,天必从之”的命题,并肯定郑子产、齐晏婴等政治家关注民心向背,淡化上天意旨的言行。当时这些思想(     
A.摆脱了神权色彩B.突破了贵族政治
C.肯定了重民轻神D.遏制了诸侯争霸
2023-07-15更新 | 59次组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3】商代的青铜礼器上多刻有表现尊神事鬼的饕餮纹,而春秋战国时期的青铜器上出现了一些刻有生活、战争场面的纹路。这一变化说明
A.从神性向人性回归的思想转变
B.青铜器功能由祭祀向日用转变
C.中华文明的多元文化特色
D.受无神论思想的深刻影响
2022-05-31更新 | 858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