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历史综合库 > 经济与社会生活 > 近代以来的城市化进程
题型:材料分析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31 题号:20356229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19世纪前期英国城市化进程加快,城市人口迅速增加,住房拥挤不堪。城市发展和建设毫无规划可言,城市街道曲折狭窄,联排式、大杂院式和“背靠背”式房屋充斥新兴的大城市,利物浦与曼彻斯特的地窟、瓷器区以及伦敦的贫民窟令人触目惊心,公共设施则几乎等于零。随着工商业资产阶级的经济力量急剧增长,英国社会民主化运动已逐步走上稳健的正常轨道。19世纪英国城市政府改革主要有中央立法和城市地方立法两种。在中央以1835年的《城市自治机关法》为开端,在民主的基础上产生由市议会、市长和市参事会组成的新市政府,履行日益扩大的社会管理职责,从市政公共设施到街道、供水、垃圾和交通,再到精神生活的基础设施,如公园绿地、学校建设、图书馆和博物馆。到19世纪末,英国城市地方建设基本完成。到20世纪初期,经济领域中垄断与集中思想的抬头,政治领域中国家机器也日益加强,并将权力日益集中化,中央加强了对地方的行政管理。英国城市政府改革进程为城市的发展带来了新的精神。以19世纪中下叶各城镇建设市政厅为例,当时市政厅被当作城市的标志性建筑。市政厅的建筑与否、建筑的风格、建筑地址、预算、招标等都在公开的原则上进行。人们不仅仅把市政厅当作宏大的办公楼,而且把它当作是进行盛大的招待会、音乐会的场所,因此市政厅客观上具有议会厅、法庭、音乐厅等其他功能。市政厅已是群众提升其自身境界的工具。

——摘编自陆伟芳、余大庆《19世纪英国城市政府改革与民主化进程》


(1)根据材料,概括英国近代城市政府改革的背景。
(2)根据材料,回答英国近代城市政府改革的特点。

相似题推荐

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推荐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非洲城市化开始于20世纪5060年代。“1950年非洲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14.4%,为同期世界平均水平(%)的一半左右。”19世纪60年代非洲城市化迅猛发展,此后20年间,非洲城市人口增长率居世界前列。1970年非洲城市人口达1000万人,是十年前的2倍,而到1980年已达7100万人。在此过程中,不少国家工业化战略促使大批农村居民涌入城市,建立棚户区,占据大量城市土地,使城市建设出现了很多问题。城市人口集中于为数不多但规模较大的城市。最大城市人口规模通常为第二大城市的两倍以上。据统计,加纳首都阿克拉城市人口有39万,而第二大城市库马西人口仅21.8万。非洲各地区、各国之间的城市化进展不一、其城市化发展速度和城市化发展水平均存在较大差异。

——摘编自李晶、车效梅《非洲城市化的现状、特点和发展趋势》等

材料二   随着改革开放的全面实施,以城市为中心和以中心城市带动区域发展逐渐成为一种共识,强化城市经济功能成为城市建设的重要内容。1980年,国家在沿海地区设立了四大经济特区,其后又相继在沿海地区设立了14个开放城市作为中国对外开放的试验田。1985年,对于中国城市发展来讲也是一个重要的时期,中共中央决定全面启动城市改革,重点是改革国有企业,打响了经济体制改革的攻坚战。此后,广大内地城市的改革也全面推进,城市经济体制改革所带来的制度创新,使城市充满活力,中国城市化进入快速发展的启动期。

——摘编自何一民《新中国城市历史分期研究》


(1)根据材料一、概括20世纪50年代以来非洲国家城市化的特点。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20世纪80年代中国城市化快速发展的意义。
2024-02-01更新 | 22次组卷
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推荐2】【中国近现代工业化】

材料一   步入近代,在西方工业文明的冲击下,中国社会出现了外国资本主义、近代民族资本主义和洋务经济等经济形态。

材料二   第一个五年计划以一百五十六个建设项目为中心……主要是能源(煤炭、电力、石油)原材料(钢铁、有色金属、基本化学工业)机器制造(重型机床、汽车、飞机、船舶)等空白和薄弱的工业。

——金冲及《二十世纪中国史纲》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在如图标示出19世纪六七十年代三种经济形态并存的城市,并说明此城市发展近代工业的社会条件。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洋务运动与一五计划的异同。
2023-05-04更新 | 42次组卷
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推荐3】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据联合国《世界城镇化展望(2018年年版)》等资料编制

材料二   1773年,曼彻斯特的人口密度是每英亩165人。利兹从1725年的每英亩275人增至17701771年的每英亩365人。到了19世纪早期,几乎所有快速增长的大城市的人口密度都达到了每英亩300人……作为曼彻斯特下层工人阶级的特色住房,地下室的普及是住房数量不足的必然结果……工业城市内公共空间的缺乏既会使城市居民因缺少锻炼而影响身体健康,也会使城市居民精神生活空虚、流连于酒馆和赌场,从而带来一系列社会问题。

——梁远《近代英国城市规划与城市病治理研究》

材料三   (截至1940年)曼彻斯特在公共卫生阶段对房屋的排水排污问题最为关注,市议会通过翻新或改建的方式,令大多数房屋拥有独立卫生间,原有的坑厕基本被桶厕替换,房屋的卫生环境得到显著改善……在综合规划阶段,曼彻斯特选择以新建卫星城市的方式缓解市内人口、住房、工业等诸多压力。维森沙维作为英国第一座卫星城市,得到了综合性的合理规划,各功能区的分布井然有序。曼彻斯特市议会还联合周边城市,以建立区域规划委员会的形式,尝试进行更大范围内的综合规划,为战后英国区域规划的发展提供了宝贵经验。

——梁远《近代英国城市规划与城市病治理研究》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概括英国和中国的城市化发展特点。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城市病”的表现。
(3)结合上述材料,分析英国城市病治理的影响。
2024-02-04更新 | 65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