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历史综合库 > 中国古代史 > 春秋战国的纷争与变革 > 经济发展与变法运动 > 春秋战国的农业、水利、工商业
题型:单选题-单题 难度:0.85 引用次数:29 题号:20431809
学者刘克甫指出,“家”字在甲骨文中指殷人陈列猪肉祭祀殷王祖先的场所,在西周和春秋金文中指“宗庙”,在春秋末期和战国时期,“家”字才出现一家一户“个体家庭”的含义。“家”字含义的演变反映了(     
A.宗族分封观念强化B.文字逐渐走向消亡
C.生产方式发展变化D.家国同构观念消失

相似题推荐

单选题-单题 | 较易 (0.85)
名校
【推荐1】中国从春秋末期开始出现大型水利工程,至战国出现了兴建大型水利工程的高潮。这一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
A.铁制工具的使用B.旱涝灾难的频发
C.水利技术的提高D.小农经济的发展
2021-04-21更新 | 195次组卷
单选题-单题 | 较易 (0.85)
名校
【推荐2】如图所示之物,是出土的春秋时期穿有鼻环的牛尊,这是一个温酒用的器具。它提供的有关春秋时期的历史信息包括(     
①开始掌握冶铜技术②大量使用青铜工具
③出现牛耕技术④青铜器功能趋向生活化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024-01-25更新 | 14次组卷
单选题-单题 | 较易 (0.85)
名校
【推荐3】“一家一户乃至个人都有可能成为独立的生产单位,个体劳动迅速发展,原始的集体劳动形式和分配形式因此而受到冲击。”古代中国出现这一现象的根本原因是(     
A.重农抑商政策的推行B.铁犁牛耕的使用
C.农业技术体系的形成D.水利工程的修建
2023-02-26更新 | 391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