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历史综合库 > 文化交流与传播 > 近代战争与西方文化的扩张
题型:材料分析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47 题号:20589617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尚书》强调:“民为邦本,本固邦宁。”《周易》提出:“是故君子安而不忘危,存而不忘亡,治而不忘乱,是以身安而国家可保也。”孟子称:“是故得乎丘民而为天子”“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先秦的诸子百家以及后来的经史子集各门学问,多为治国安邦的国家安全之学,国家安全始终是统治阶级的基本追求。历代统治者多遵守“划疆自守,不事远图”“尚武而不黩武”的理念,坚持“守内制外”,若“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唐太宗更是强调“治安中国,而四夷自服”。

——摘编自刘江永《中国历史上的国家安全思想与经验教训》

材料二   清末,清廷逐渐注重以科学的经纬度来测绘精确的边界地图,现蒙古、西藏、新疆同中原地区一起被纳入国家安全的施政范围内。清末有识之士主张“驭外之端”为保证国家安全的第一要务,要“筹自强之计,为安危全局一大关键”,并且对危机下的国家安全有了进一步的认识:“尝谓中国自南北统一之后,中国之火患,不在内讧,而在外侮。故中国之守备,不在腹地,而在边疆”。于是以洋务派为代表的近代海军建设逐渐发展起来。

——摘编自张永攀《从先秦“王畿”到近代民族国家—论中国传统“国家安全观”的流变与转型》

(1)根据材料一,概括中国的国家安全思想。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中国古代和晚清时期国家推动近代国家安全思想形成的因素。

相似题推荐

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推荐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美国历史学家保罗柯文根据中国受西方冲击的程度把中国近代社会的种种现象和事件划分为三个“层带”(如表所示)。柯文还特别指出,以下三个层带的内容是流动的,层带之间也时常互相影响。

层带相关历史现象
最外层带通商口岸、现代兵工厂、船坞、近代报人(媒体人)、总理衙门等
中间层带太平天国运动、“同治中兴”、反洋教运动中的排外主义思湖等
最内层带语言、书法、农村的生活方式以及古老的风俗习惯与制度等

——据【美】保罗柯文《在中国发现历史——中国中心观在美国的兴起》整理

材料二   19世纪晚期的思想家王稻曾预言:“中国不及百年,必且尽用泰西之法而驾乎其上。”这表现了当时中国人在西方世界冲击面前欲奋发有为的积极心态以及要赶超西方文明的进取精神。1920年,梁启超在论及西方冲击对中国的影响过程时称:“‘鸦片战役’以后,渐味于外患。洪杨之役,借外力平内难,益震于西人之‘船坚炮利’。于是上海有制造局之设,附以广方言馆,京师亦设同文馆,又有派学生留美之举,而目的专在养成通译人才,其学生之志量,亦莫或逾此……甲午丧师,举国震动,年少气盛之士,疾首扼腕言‘维新变法’。”两年之后,梁启超又进一步将五十年来国人向西方学习的过程划分为三个阶段:“器物”、“制度”和“文化”。

——摘编自李学智《冲击—回应模式与中国中心观——关于<在中国发现历史>的若干问题》


(1)根据材料一,分别概述三个“层带”的本质特征,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近代中国呈现层带特征的原因。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评价西方文化的冲击对近代中国的文化影响。
2023-08-10更新 | 54次组卷
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法国革命及其后拿破仑所从事的战争加强了欧洲各地人民的民族认同感。在法国,建立在自由、平等、博爱基础上的共和国激发了民众的爱国主义情感,鼓舞人们振作起来抵抗外国军队对革命的破坏,保卫革命的成果。革命领导人将《马赛进行曲》定为国歌,激发人们的民族自豪感和民族认同感。在西班牙、荷兰、奥地利、普鲁士和俄罗斯,随着革命的进行和拿破仑军队的入侵,民族意识汹涌而起。对拿破仑及其帝国的反对同样也激发了各国人民的民族感情。

——杰里·本特利、赫伯特·齐格勒《新全球史:文明的传承与交流》

材料二   19141945年,欧洲经历了历史上最可怕的噩梦,欧洲文明几乎被摧毁。要恢复欧洲经济以及欧洲在世界事务中的地位,只有一个途径——组建超国家联合体。“我们必须建设欧罗巴合众国!”丘吉尔在1946年苏黎世一次令人难忘的演讲中表态说。两年后,丘吉尔参加的在海牙举办的历史性会议取得了成功。这次会议共有来自16个国家的750名代表参会,包括康德拉·阿登纳等政治家。从那时起,欧洲的政治和外交精英开始将欧洲大陆的未来与欧洲统一联系在一起。

——【西】胡里奥·克雷斯波·麦克伦南《欧洲文明如何塑造现代世界》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法国革命及拿破仑战争的影响。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欧洲走向联合的历史背景,并谈谈你对战争与和平问题的认识。
2023-05-17更新 | 88次组卷
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1835年冬美国传教士伯驾在广州开办了中国历史上最早的西医院。西医刚进入中国,有人认为是“妖术”,坊间还有洋医生“挖眼珠子配药"的传说。因此,即使声明免费医治,医局开业首日仍无人求诊。……一天,一名衣衫褴褛的男子求医。经检查,医生认为非截肢不可。一听要动手术,该男子吓得面如土色,死活不答应,医生苦苦相劝………更拿出50大洋要他收下。眼见快挺不住了,该男子才勉强同意。医生马为其开刀,结果术后男子很快就痊愈了。1840年以后的半个多世纪,是西方医学在中国扎根的关键。两次鸦片战争的失败,让洋务派们看到了西方科技的优越。因妻子患病被传教士治好,洋务派领袖人物李鸿章大力倡导西医,还创办了中国第一所官办西医学院——北洋医学堂,服务于当时的北洋舰队。

——摘编自于颖《中西医,道不同也可相为谋》《文汇报》2015911日。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1840年前后中国人对西医态度的不同并分析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19世纪以来西医在中国传播的主要影响。
2022-08-25更新 | 102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