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历史综合库 > 世界史 > 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 > 英美法资本主义基本制度的确立 > 英国资本主义基本制度的确立
题型:材料分析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14 题号:20630056
【东西方政治文明】

材料一   论中国政治制度,秦汉是一个大变动,唐之于汉也是一个大变动。倘使我们说,中国传统政治是专制的,政府是由一个皇帝来独裁,这一说法用来说明清两代是可以的。

——钱穆《中国历代政治得失》

材料二   英国“光荣革命”(实际上是一场政变)大概是我心目中最完美的一次政治设计。它是在一个有长期专制传统的国家找到了一个摆脱革命与专制的循环,能有效控制“控制者”的办法。这大概是改造专制制度以进行制度创新、摆脱专制的革命循环、走向长治久安的最完美的例子。

——杨小凯《中国政治随想录》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说明唐朝政治制度的大变动在中枢机构和选官制度方面的表现,用明清史实说明“政府由一个皇帝来独裁的”观点。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说明英国找到的控制“控制者”办法是什么?并说明英国是如何一步一步地实现对“控制者”有效控制的?

相似题推荐

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推荐1】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到秦汉,中央方面才有一个更像样的统一政府,当时有所谓三公,九卿,这是政府里的最高官,希腊,在一个小小半岛上,已包有一百几十个国,他们所谓的国,仅是一个城市,每一个城市的人口,也不过几万,只要城市居民到一旷场上,那里便可表现所谓人民的公意。中国到秦、汉时代,国家疆土,早和现在差不多,户口亦至少在几千万以上,而且中国的立国规模,并不是向外征服,而是向心凝结。何况中国又是个农业国,几千万个农村,散布全国,我们要奢望当时(秦汉)的中国人,早就来推行近代的所谓民选制度,这是不是可能呢?

——钱穆《中国历代政治得失》

材料二   明朝太祖废除丞相,皇帝精力有限,无法高效处理政务。到了明成祖时代,皇帝选拔翰林院官员入职文渊阁,随时皇帝并参与机要事务的决策,明朝内阁由此产生,英国内阁是政府的高级官员,大多被冠以“大臣”的称号,由议会下院中多数党领袖组阁,名义上对国王负责,其实君主同意只是象征性的。

——《英国式政治民主制的发展》

材料三   我们的制度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共产党领导下的人民民主制度,不能搞西方那一套。我经常批评美国当权者,说他们实际上有三个政府。当然,美国资产阶级对外用这一手来对付其他因家,但对内自己也打架,造成了麻烦。民主只能逐步地发展,不能搬用西方的那一套,要撒那一套,非乱不可。…走自己的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中国才有希望。

——《邓小平文选》


(1)根据材料一分析中国秦汉时期与希腊政治体制差异及主要原因。
(2)依据材料二分析中国明朝内阁产生的背景,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其产生后的作用。
(3)依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回答英国近代政治制度的特点。
(4)根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指出美国三权分立体制的局限性和进步性。
2023-05-06更新 | 41次组卷
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4)
【推荐2】必做题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论中国政治制度,秦汉是一个大变动。唐之于汉,也是一大变动”。“倘使我们说,中国传统政治是专制的,政府由一个皇帝来独裁,这一说法,用来讲明清两代是可以的。”材料二:“民国成立后的二十年是一段令人愁丧的开始。……中国的首要问题仍是新旧之间不能衔接。……旧体制既已拆卸,新的尚未产生;只有私人军事力量可以在青黄不接之际维持短期团结。”
材料三:英国通过“光荣革命”克服了专制王权,议会成为最高权威。在君主立宪制的政治框架内,英国又用和平、渐进的方式实现了权力转移,从而完成了政治民主化历程。
——以上均摘自黄仁宇《中国人历史》
请回答:
(1)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材料一中秦汉和唐朝政治制度“大变动”分别指什么?具体包括哪些内容?请用明清相关史实说明材料一中“政府由一个皇帝来独裁”的观点。
(2)试分析“拆卸”时期的国内背景。材料二中旧体制“已拆卸”和“不能衔接的新制度”分别指什么?
(3)结合史实概述“光荣革命”后至19世纪中期,英国是怎样用和平渐进方式实现政治权力转移、推动政治民主化进程的? ?并以英国自身情况为例试分析这种方式对英国的积极影响。
(4)综合上述材料归纳世界历史上政治制度发展演变所反映的历史趋势。
2019-01-30更新 | 670次组卷
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4)
名校
【推荐3】城市是人类文明的窗口,透过这个窗口,可以看到人类社会方方面面的发展变化。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开封位于汴水(汴河)两岸,汴水北通黄河,南通淮河、长江,因此开封市场上有来自江淮的粮食、沿海各地的水产、辽与西夏的牛羊,以及来自全国各地的酒、果品、茶、书籍,还有日本的扇子、高丽的磨料、大食(阿拉伯)的香料和珍珠。名闻遐迩的东京相国寺的庙会集市,各地来的商品琳琅满目,大山门内出卖飞禽走兽;第二座山门内出卖各种杂货;广场上出卖家用器物……近大殿处,出卖老字号名牌产品……大殿后、资圣阁前出卖书籍、古玩……

——樊树志《国学十六讲》

材料二   英国是世界上第一个城市化国家。从18世纪后期到19世纪中叶,城市人口占全国总人口的比例从20%上升至51%,约克郡的城镇数量由1801年的15个增长到1891的63个。从1820年到1830年,曼彻斯特、伯明翰等主要工业城市的人口增长达40%以上,是增长最快的10年。

——摘编自阿萨·勃里格斯《英国社会史》

材料三   1832年,英国议会改革法案正式生效,改革主要包括两项内容:第一,重新分配议席。取消了许多已经衰败的选区(人口大量减少的选区),减少了一些选区的议席;人口增加的郡的议席增多……新兴工业城市得到了65个议席。第二,更改选举资格,扩大选民范围。降低选民的财产和身份要求,工业资产阶级和农村中的富裕农民得到了选举权,选民人数大大增加。

材料四   世博会上海馆石库门演绎“永远的新天地”石库门住宅脱胎于中国传统的四合院。十九世纪后期,在上海开始出现用传统木结构加砖墙承重建造起来的住宅。由于这类民居的外门选用石料作门框,故称“石库门”。……它的出现是一种城市生活的必然。洋场风情的现代化生活,使庭院式大家庭传统生活模式被打破,取而代之的是适合单身移民和小家庭居住的石库门弄堂文化。石库门建筑盛行于20世纪20年代,中共“一大”、“二大”都是在这样的石库门建筑里召开的(见下图:中共“一大”会址)。



(1)根据材料分析开封商业繁荣的原因。以相国寺的庙会集市为例,分析当时集市贸易的特点。
(2)推动英国城市化的原因是什么?1832年英国议会改革取得了怎样的成果?分析材料二与材料三之间的关系。
(3)透过石库门你能体会出近代上海的哪些特征?任选中共“一大”或“二大”一次会议,解读“石库门演绎‘永远的新天地’”的含义。
2016-11-27更新 | 358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