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历史综合库 > 中国古代史 > 隋唐制度的变化与创新 > 中枢政务机构(汉-唐)
题型:材料分析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30 题号:20632679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图1                                                     图2

材料二   唐朝的相权可谓是由集体领导的,在这一集体领导体制下,至少有皇帝、中央政府和朝廷监督的代表三方共同构成一个集体权力机构……且这种集体领导体制自此在中国历朝延续,直至清代。

——摘编自许倬云《许倬云说历史:中西文明的对照》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指出图1、图2所示是哪个时期的政治制度,并说明这些政治制度本质上的区别。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唐朝中央政府组织的特点,并分析这一设计的作用。

相似题推荐

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1】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隋唐的三省为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三省长官都为宰相。中书省负责定旨出命,长官中书令二人。门下省掌封驳审议,长官侍中二人。中书、门下通过的诏敕,经皇帝裁定交尚书省贯彻。尚书省职责为执行,长官尚书令一人,副长官左、右仆射各一人。

材料二公民大会最重要的程序是就某项议案展开辩论。雅典人认为,烦琐的辩论虽然延长了决策时间,却可避免鲁莽行事带来的灾难。

材料三议事会成员经抽签选举产生,名额根据每个基层行政单位的公民人数按比例分配,这是最早的比例代表制。30岁以上的公民一生可以当选两次,每次任期一年。

材料四各法庭审理的案件是通过抽签选定的,各庭的房间、法庭主持人、水时计监督人、监票人的产生,也由抽签决定,其责任是一次性的,下次开庭需再次抽签。


请回答:
(1)从材料一中可看出此制度在决策方式上有何特点?有什么积极意义?
(2)材料二、三、四反映了雅典民主政治的什么特点?
(3)唐朝的三省六部制与雅典的民主政治制度有何根本区别?又有何相似之处?
2017-11-02更新 | 44次组卷
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2】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材料二:(明太祖)“罢丞相不设,析中书省之政归六部”。

——《明史》

材料三:(清人赵翼说)“国初承前明旧制,机务出纳悉关内阁……雍正年间,用兵西北……选内阁中书之谨密者入直(值)缮写。后名军机处,地近宫廷,便为宣召”。

——《檐曝杂记》

(1)根据材料一中的示意图,指出图示一、三分别反映的政治制度是我国历史上哪两个朝代开创的?如何评价图示二所示的政治制度?

(2)材料二、材料三反映出明清时期君主专制制度有哪些新的变化?你怎样认识明清时期君主专制制度的消极影响?

2017-10-19更新 | 40次组卷
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推荐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唐初世袭刺史风波

自秦帝国创立开始,摆在历代开国皇帝面前最要紧的事,便是采取何种制度来治理国家,以保障江山社稷永远在一家一姓中传承。然而,秦始皇废分封直接统治帝国却二世而亡,这导致了后世时常出现反其道而行之的皇帝。

问策

(贞观初)帝问(萧)瑀:“朕欲长保社稷,奈何?”瑀曰:“三代有天下所以能长久者,类封建诸侯以为藩屏。秦置守令,二世而绝。汉分王子弟,享国四百年。魏、晋废之,亡不旋跬(引者:形容时间极短)。此封建之有明效也。”帝纳之,始议封建。

——(北宋)欧阳修等《新唐书·萧瑀传》

世封刺史

贞观十一年,太宗以周封子弟,八百余年,秦罢诸侯,二世而灭,……乃定制,以子弟荆州都督荆王元景、安州都督吴王恪等二十一人,又以功臣司空赵州刺史长孙无忌、尚书左仆射宋州刺史房玄龄等一十四人,并为世袭刺史。

——(唐)吴兢《贞观政要·封建》

停封

(贞观十一年)礼部侍郎李百药奏论驳世封事曰:……数世之后,王室浸微,始自藩屏,化为仇敌。……封君列国,藉其门资,忘其先业之艰难,轻其自然之崇贵,莫不世增淫虐,代益骄侈。……太宗并嘉纳其言。于是竟罢子弟及功臣世袭刺史。

——(唐)吴兢《贞观政要·封建》


(1)材料反映出唐太宗的决策发生了怎样的转变?类似决策的转变,在中国古代时有发生,请结合所学,另举一例。
(2)概括唐太宗处理政事的特点,指出唐朝时中国步入封建社会鼎盛时期的制度因素,并运用史实加以阐释。
2023-10-13更新 | 39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