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历史综合库 > 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 > 货币的使用与世界货币体系的形成 > 中国货币的演进历程
题型:单选题-单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234 题号:20647013
下表所示为晚唐至南宋理宗时期重要金融事件的摘编。由此可知,这一时期(       
874—907年晚唐僖宗、昭宗、哀帝三代藩镇混战,荆棘遍地,物价狂涨,米每斗30-50贯
909—971年五代十国中的楚、闽、南汉区域性通货膨胀,专铸铅铁线,倾销恶钱
1101—1126年
1225—1275年
北宋徽宗、南宋理宗以后徽宗时,通货膨胀严重。南宋用分发界钞掩盖,实际通货膨胀剧烈
1193—1234年金章宗明昌四年至金亡1193年后开始通货膨胀,后因四面受敌,军费浩繁,专靠发钞,万贯唯易一饼
A.货币恶政与社会动荡相伴随B.民间支付手段日趋多样化
C.商业过度发展导致货币贬值D.通货膨胀的局面持续恶化

相似题推荐

单选题-单题 | 适中 (0.65)
【推荐1】下图所示为北齐曾铸造“常平五铢”铜钱。《隋书·食货志》载:“文宣受禅,除永安之钱,改铸常平五铢,重如其文。其钱甚贵,且制造甚精。至乾明、皇建之间,往往私铸。”北齐铸造的这一币种(     
A.开创了铸印年号的先例B.名称中含有调节市场之意
C.有效解决了“钱荒”问题D.一直沿用到交子的出现
2022-07-02更新 | 249次组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2】某同学在研究中国古代货币发展历程时,将下列货币分为甲(图1、图2)乙(图3、图4)两类,据此可知,该同学分类的标准是依据货币
A.购买能力B.流通范围C.铸造形制D.命名方式
2021-12-09更新 | 118次组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3】有学者认为,圆形方孔的秦半两,与贝币、刀币或者其他农具样子的钱币,在形状上大不相同;钱币的形状不再是模仿某个具体的实物,它“拥有了更高级的思想内核”。由此可见,秦半两(     
A.因经济与文化交流而诞生B.标志中国货币制度的完善
C.顺应了国家走向统一的趋势D.有利于地方治理制度的形成
2023-03-25更新 | 130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