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历史综合库 > 中国古代史 > 辽宋夏金元的经济、社会与文化 > 宋元社会的变化
题型:材料分析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39 题号:20660806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唐末五代以来,节度使盘踞一方,往往兼管数郡。宋太祖从即位开始,就把节度使驻地以外领辖的支郡裁除,直属中央。由中央政府派遣的文臣出任知州、知县。到宋太宗时,全国地方州郡都换上了文官。宋太祖又怕知州的权力过大难以控制, 一方面提出三年一换的 规定,使州县长官顿频调动;另一方面又在各州府设置通判,以分知州之权。宋代开国以来,实行更为严厉的中央集权措施,虽然产生了不少弊端,但相关的政策也在一定时期内营造了稳定的政治环境。

——摘编自张岂之主编《中国历史(隋唐辽宋金卷)》

材料二   宋代的地租变革放宽了土地买卖的自由度,刺激了庶族地主和一般自耕农的生产积极性;商品市场的发展,也促进了财富的流动和增值。在经济因素的支持下,科学研究和技术 开发的活动便得到更多资源的投放。自隋唐开始实行的科举制度,至宋代趋向成熟,取士不问门第,“工商杂类人内有奇才异行、卓然不群者”,都有机会借此进入仕途,提升社会地位,发挥个人的才能。相应地,处于较低社会地位的科技人才,更容易循着科举之途进入官僚体系,凭借官方的资源从事科学研究。

——摘编自施仲谋、杜若鸿主编《中华文化撷英(下)》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北宋吸取唐末藩镇割据的教训而采取的主要措施,并指出这些措施产生的影响。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总结宋代科技发展的社会条件。

相似题推荐

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1】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近岁,富商庸俗与厚藏者嫁女,厚捉钱以摄士人,使之俯就,一婿之千余缗。

——(宋)朱或《萍洲可谈》

薛居正子薛惟吉之漦妇(即寡妇)柴氏,将携资再嫁。士大夫向敏中、张齐贤都争着求取。

——(宋)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五十三

据南宋学者洪迈撰写的《夷坚志》记载,宋代妇女再婚的事例共有61例,其中再嫁者55人,三嫁者6人。

材料二

(1)分析说明材料一与材料二反映的历史现象之间的联系。
(2)若进一步探究影响宋代婚姻观念的因素,你认为还需要补充什么材料?举一例说明。
2023-11-15更新 | 533次组卷
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推荐2】【宗族制度】

材料一   宋代以后,前代宗族形态赖以依存的九品中正制和庄园制崩溃了,依据学业的科举考试制度完全确立,代替了门阀士族世袭的选官制,而使社会流动加快。在土地进一步私有化的租佃制和财产诸子均分继承制下,地权转移加快,土地分散,单凭血缘关系难以合族。加强宗族血缘凝聚力、消弭因贫富分化产生的族内矛盾以及确保士大夫家庭长享富贵,成为重建宗族制度要解决的基本问题。宋仁宗时期是宗族制度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阶段,这时宋朝统治建立已有七十余年,社会安定,政治上的科举制和经济上的土地私人占有制已确立。在宋代社会中成长起来的最初几代士大夫进入权力和财富的鼎盛时期,他们不约而同的肩负起复兴宗族制度的历史使命。

——摘编自常建华撰《中国文化通志·宗族志》

材料二   1050年,范仲淹在苏州买良田十余顷,将每年所得租米赡养宗族,置屋以收贮和发放义米,号称义庄。还设有供族人居住的义宅和供族人学习的义学,可谓教养咸备。同时范仲淹还修有本族家谱。又因其居高官,而有功德寺祭祖。可以说宋以后宗族形态的基本形态范氏宗族均已具备。范仲淹治家甚严,亲定《六十一字族规》和《义庄规矩》,并且专门写《告诸子及弟侄》教育自家子弟。

如“志高远:且温习文字,清心洁行,以自树立。平生之称,当见大节,不必窃论曲直,取小名招大悔矣。”……“清白吏:京师少往还,凡见利处,便须思患。老夫屡经风波,惟能忍穷,故得免祸。”

——《告诸子及弟侄》

“厚人伦:家族之中,不论亲疏,当念同宗共祖,一脉相传,务要和睦相处,不许相残、相妒、相争、相夺,凡遇吉凶诸事,皆当相助、相扶。”

——《六十一字族规》

“睦四邻:礼义勿疏狂,逊让敦睦邻。敬长与怀幼,怜恤孤寡贫。”

——《范文正公家训百字铭》


(1)根据材料一,分析北宋宗族制度重建的背景。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概括范氏宗族建立的影响
2023-12-26更新 | 26次组卷
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推荐3】一些专家学者认为,正是宋代经济和社会的发展进步,让许多后世的文人知识分子或多或少都有某种“梦回宋朝”的情结。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是北宋税收发展变化情况简表


——整理自贾大泉《宋代赋税结枃初探》

材料二 在宋代,商人、徊农、奴婷均为编户齐民。齐,等也。无有贵贱,谓之齐民。土地买卖、典当也基本不受官府干预,仅办理法律手续,缴纳交易税即可,对于百姓迁移、更换职业,官府的限制也比前代松弛。与此同时,瓦埤、勾栏等场所的兴起为市民阶层提供了丰富多彩的娱乐文化生活。

——摘编自郭尚武《两宋良虒制度的消亡及其影响》等


(1)根据材料一,概括北宋税收的主要变化,结合所学分析其主要原因。
(2)根据材料二,概括宋代社会生活的新气象,并结合所学指出其与材料一所反映现象的内在联系。
2021-02-07更新 | 190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