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历史综合库 > 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 > 近代以来中国的官员选拔与管理制度 > 晚清选官制度的变革
题型:单选题-单题 难度:0.4 引用次数:404 题号:20689822
1901年,围绕着科举考试,清廷内部出现了严重分歧。慈禧太后和朝臣希望举行乡试,笼络士人。而东南督抚刘坤一和张之洞等担心再考八股旧科举,借口战争破坏主张延期举行。经过多回合较量,最终西南、西北等省按期举行乡试,东南各省延期一年。造成这种结果的原因是(     
A.中央政府权威的削弱B.新政在地方推行缓慢
C.南北方文化水平差异D.知识分子对清廷不满

相似题推荐

单选题-单题 | 较难 (0.4)
【推荐1】清末废科举后,保留了优拔考试作为善后之策。按照清廷布置,浙江在提学使支恒荣主持下先后于丙午年底(约1907年1月初)举行了优贡考试,于己酉年(1909)夏举行了优拔考试,这两次考试均产生了很多争议,引起较大反响,被趋新媒体视为“不科举之科举”。清廷政策变化的主要目的是(     
A.维护自身封建统治B.选拔更多优秀人才
C.迎合舆论挽救民心D.改变僵化的选官体制
2023-03-22更新 | 412次组卷
单选题-单题 | 较难 (0.4)
名校
【推荐2】清末废除了科举制,使以前的士绅阶层,有的从事商业,有的投身文化教育事业,有的干起了革命;出现了学绅、绅商、立宪派、革命者等一批新力量。这些新力量的出现(     
A.动摇了清朝的专制统治B.动摇了传统文化的主流地位
C.使士绅失去了发展机会D.是民主革命发生的根本原因
2023-01-31更新 | 364次组卷
单选题-单题 | 较难 (0.4)
名校
【推荐3】关于晚清选官制度的变革,有学者这样写道,据统计在清王朝覆灭之前,各部侍郎、部丞、参议及内阁属员中,出国留过学或出洋考察过宪政等有留洋经历的人,占百分之十四点九,针对中国兴学之初,沿用科举办法,学堂毕业者即授予实官的问题,1911年9月,清政府鉴于“东西各国学堂毕业与入官考试无不判为二事”,“拟自《文官考试任用章程》施行之日起,无论何项学堂考试毕业者,概不给奖实官,其游学毕业生之廷试,明年亦拟不复举行。”该学者的叙述意在说明(     
①科举将读书与做官结合起来
②西方文官制度的引入终结了留学毕业即授官的途径
③学堂选官方式未经周密筹划而带有过渡性质
④新的官员录用方式一定程度上改变政府官员结构
A.①②B.③④C.①③④D.②③④
2022-11-18更新 | 771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