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历史综合库 > 中国古代史 > 明至清中叶的经济与文化 > 明清经济的发展与局限
题型:单选题-单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314 题号:20706249
明朝大力发展茶马贸易,在河州(今甘肃南部)设置茶马司,其贸易“控西夷数万里,跨昆仑,通天竺,西南距川,入于南海”,形成了一个无形的茶叶疆域。明代学者解缙认为茶有着“夷夏之交,义利之辨,寅宾尚忠信而笃敬,河州固唐虞三代之邦也”的作用。据此可知,茶马贸易(     
A.巩固了传统“宗藩”秩序B.扩大了明王朝的疆域范围
C.开启了跨区域贸易局面D.增强了中华文化的认同感
2023·四川攀枝花·一模 查看更多[4]

相似题推荐

单选题-单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1】下图为清初安徽《霍山县志》对当地经济的相关记载。据此可认定该地(     
◆土人素不辨茶味,唯晋赵豫楚需此日用。每隔岁,经千里挟资裹粮,投牙预质,及采造时,男妇错杂,歌声满谷,日夜力作不休。
◆麻有火麻,早而皮韧……又有苘麻,亦可为绳索。有苎麻,可绩而为布。
◆薯味略同山药而稍鬆,大者长尺余,围盈拱。出六西乡苏埠,霍地间有种之者。
A.高产作物得以推广B.农产品商品化程度较高
C.农作物种植多样化D.长途贩运贸易发展迅速
2024-01-31更新 | 187次组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2】红薯比大米和小麦更加抗旱。有学者通过计量史学研究发现,随着18世纪中叶红薯在中国大面积种植,旱灾和农民起义的相关程度明显减弱。这表明,高产作物的传入(       
A.使土地兼并有所缓解B.有助于缓和社会矛盾
C.解决了国内饥荒问题D.促进了农产品商品化
2023-12-01更新 | 373次组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3】明代史料记载:夫工匠执役于官,晨出暮归,岂真有奉公之义哉,为糊口计也。兴工之初,工 食未领,先称贷以自给,工完支粮,计其出息,十已损二矣!而府吏胥徒,蚕食于公门者, 又方聚喙而睁目焉,故匠工之所得者,仅十之六七耳。据此可知当时
A.工匠对官府存在很强的依附关系B.官府控制私营手工业的经营
C.官营手工业中出现资本主义萌芽D.工匠遭受多方面的压迫剥削
2019-12-25更新 | 53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