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历史综合库 > 中国古代史 > 中华文明起源与早期国家 > 石器时代的文明 > 新石器时代的文明
题型:单选题-单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31 题号:20707872
距今7000—5000年的龙虬庄遗址被誉为江淮文明之花。遗址中出土了大量的炭化稻米和古文字陶片,陶片上刻有八个类似文字的刻画符号(如下图),与该遗址同时期的长江流域的遗址为(       
A.仰韶文化B.大汶口文化C.红山文化D.河姆渡文化

相似题推荐

单选题-单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1】新石器时代晚期,中原氏族部落以更快捷的交通,甚至通过战争来实现对边远地域铜、锡和铅矿等战略资源的控制。夏商周时期,王都的迁徙也多是围绕铜锡矿产地进行。这些行为的主要意义在于(       
A.保证青铜器在农业领域广泛应用B.促进中原社会向早期国家的过渡
C.推动中原汉文化向周边地区转移D.构筑起中华文明多元一体新格局
7日内更新 | 116次组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 (0.65)
【推荐2】新石器时代众多文化遗址已出现原始的龙纹,如鱼龙、蛇龙、猪龙、鳄龙等,后来以蛇与鳄为主体,兼取其它一两种动物特征。夏商时期龙纹更加抽象化,拼合了更丰富的动物特征,用“百物”特点奠立了后世龙形象的基本特征。由此可见,早期的中华龙文化(       

红山文化玉龙                                        商朝妇好墓玉龙
①与原始社会的自然崇拜密切相关       ②体现了中华文明多元一体的特征
③说明了华夏认同的观念已经形成       ④反映了早期手工技艺的精巧细致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2024-04-01更新 | 252次组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3】中华文明在发展过程中广泛吸收外来文明,源于西亚、中亚等地区的小麦栽培技术、黄牛和绵羊等家畜的饲养技术,以及青铜冶炼技术都逐渐融入中华文明之中。材料所体现中华文明的发展特点是(     
A.多元一体B.长期生长绵延不断
C.兼容并蓄D.始终处于世界核心
2023-02-17更新 | 98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