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历史综合库 > 文化交流与传播 > 近代战争与西方文化的扩张
题型:材料分析题 难度:0.4 引用次数:16 题号:20708771
【历史选修4: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材料   中国传统社会虽有国家之名,但不过是家的放大,并无西方近代民族国家的意义。严复不同于主流的儒家国家观,他站在西学的角度对国家问题给予了全面的阐释。中国要能存在下去,必须建设一个能够适应世界发展潮流的近代民族国家。政治的根本问题就是国家,“国家是天演之物,程度高低,皆有自然原则”。国家是由亿万民众组成的,国家富强,就是民众的富强,民众的状况决定了国家的状况。国家的演进要经历三个阶段,即图腾社会、宗法社会和军国社会,其中中国尚处于宗法社会阶段,军国社会的楷模则是君主立宪的英国。近代以来最重要的国家体制是立宪国家和专制国家,而立宪明显好于专制。要实现真正的立宪国家,需要在民智、民德、民力等方面达到要求才行,而当时中国民智未开而急于行立宪政治,则容易导致国家的动乱。

——摘编自林建华《论严复的国家观》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严复国家观的内涵。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严复的国家观产生的背景。

相似题推荐

材料分析题 | 较难 (0.4)
【推荐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天主教教士得入内地自由传教。四、法国人可在内地游历,可在通商口岸任意租地盖房,设立教堂、医院、学校、坟地、仓库等,中国地方官对破坏法人的中国人应予严惩。

       ——《天津条约》

材料二   基督教传教士在近代中国的文化活动,对中国社会的影响又是复杂的多方面的,具有两重性。从这一方面来说,传教士的文化活动又是传播西方科学文化,酝酿和促进近代中国新闻、出版、教育等项事业以及资产阶级先进思想产生和发展的因素之一,具有推动中国近代化运动和促进中国社会新陈代谢的不自觉的工具的历史作用。

     ——曹立前《基督教传教士在近代中国的文化活动及其影响》

材料三   关于不平等条约对近代中国思想文化影响的研究取得了一定的突破。1949—1978年,学术界关于不平等条约对近代中国思想文化影响的认识还只停留在初级阶段,认识比较片面……1978—2000年,认识更为深刻,观点更为全面……2000年以来,研究已更加深入细致,研究点逐渐转向细微,已涉及到不平等条约的各个方面、各个层次。

——摘编自龚雅丽《60年来关于不平等条约影响的研究综述》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列强通过签订不平等条约对华文化侵略的手段和破坏作用。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如何理解传教士的文化活动具有“促进中国社会新陈代谢的不自觉的工具的历史作用”?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影响史学观点和史料运用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2022-11-11更新 | 170次组卷
材料分析题 | 较难 (0.4)
【推荐2】阅读材料,回答问题。“科学救国”思想与“科学救国思潮”
材料一   在“科学救国”思想驱动下,洋务派从1861年开始陆续创立了一批大型兵工厂,使引进西方近代军事技术逐渐成为洋务运动初期的重心。进入19世纪70年代,引进西方近代民用技术日益成为洋务运动的重点。随着洋务运动的不断深入,洋务派开始强调学习西方的自然科学知识,主张系统传播西方先进科学技术。

——摘编自杨怀中《洋务派“科学救国”思想及其对中国近代科技发展的影响》

材料二   科学救国思潮,是爱国知识分子对中国近代以来发生的一系列变革的反省,是对中国前途命运的深切关注与忧国忧民的思考,以及对中国现实社会的一番深入调查研究之后,提出的一个救国方案。鸦片战争时期,林则徐、魏源即萌发了朦胧的科学救国思想。此后一直到甲午中日战争时期,是科学救国思想的萌芽期。1905年,康有为提出“科学实为救国之第一事”,标志着科学救国思想的产生。1915年中国科学社的创立及其《科学》杂志的刊行,标志着科学救国思潮的形成。科学教国思潮加速了近代国人思想观念的变迁,推动了思想解放,一定程度上加强了科学启蒙。

——摘编自朱华《中国近代科学救国思潮的兴起新论》

(1)“科学救国”思想的形成主要是由哪些矛盾导致的?
(2)“科学救国”思想发展为“科学救国思潮”体现了近代中华文化发展的哪些特点?
昨日更新 | 6次组卷
材料分析题 | 较难 (0.4)
【推荐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19世纪80年代初英国传教士李提摩太在北京会见新上任公使的意见以下事例表明,采取行动,使中国政府保障“容忍条款”的贯彻落实,是多么的迫切。

……

6)山东巡抚连续几次拒绝为传教士解决麻烦;

8)山西省的学政告诫省学的教授和学生们,如果有人接受了基督教的信仰,将被取消学位;……

9)湖北省德安府的知府为近万人参加的三年一次的乡试出了以下两个论文题目:“民之所好好之”(出自《大学》或《伟大的学问》),以及“攻乎异端”(出自《论语》)。

……

一位美国领事告诉我,有个道台对他说,他将严格遵守道光帝颁布的《大清律例》。这就意味着,他不考虑与外国签订的各种条约,而只遵守在此之前的中国法律。

——摘编自李提摩太回忆录《亲历晚清四十五年》


根据材料,评析李提摩太会见新上任公使的意见。
2022-05-12更新 | 233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