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历史综合库 > 中国古代史 > 明至清中叶的经济与文化 > 明清经济的发展与局限
题型:论述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127 题号:20729560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明朝后期,商书开始大量出现并出版发行,清代不仅种类增多,而且发行量也剧增,这就是所谓的“商书现象”。商书包含着极为丰富的经济史、社会史、文化史等领域的史料内容。如表为明清时期部分商书的内容简介。

内容简介书名
共辑录水陆路引(路程指引)144条,还涉及水马驿站、行程里距、山川险夷、沿途物产风情、名胜古迹等多方面内容。明代刊印《一统路程图记》
除提及“断银歌”等鉴别歌诀外,还对各种白银的成色、形状、特征等予以详细介绍。康熙年间刊刻《辩银谱》
记载了20个省252个府州总共1800多种商品,其中包括140多种新品种,还记载了日本、高丽、安息、波斯、缅甸、交趾以及大小西洋诸国的70多种商品。乾隆年间的木刻本《商书便览》
“钱财物业,来之有道,义所当得者,必安享;远。若剥削贫穷,蒙昧良善,智求巧取,贪嗜非义,虽得之,亦守之不坚。非产败而必招横祸”。明代刊印《客商一览醒迷》
“商贾士农成乐业,恩波浩荡海天同”明末程春宇《土商类要》
书前序中指出“出而欲国,与入而居家,无不以理财急务”,表达了手抄此书的直接动机,是为了将此抄本寄给远在他地的“儿曹”、“子侄”,鼓勵他们学习“换本居寄,无微不入”的经商本领。乾隆后期手抄本《生意世事初阶》
评述明清时代的“商书现象”。
23-24高三上·山东·期中 查看更多[2]

相似题推荐

论述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选自《中国历史人口变迁图及人口密度图》


根据上述材料,自拟一个论题,并结合所学知识予以阐述。(要求:论题明确,阐述充分,论据准确,逻辑清晰)
2022-07-12更新 | 165次组卷
论述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清政府顺治年间,山东人口数量逐渐开始回升。但耕地毕竟有限,当开发到了一定程度,耕地面积就不会继续增加,马铃薯等美洲作物耐寒、耐瘠薄、产量高,为人们所青睐。马铃薯等作物生长期短、播种期长,与原来的五谷作物相差较大,容易与传统作物形成年内复种,大大提高了复种指数,粮食单产和总产快速增加。同时马铃薯等作物传入中国后,清代出现了大量的流民、棚民,他们依靠这些耐寒、耐瘠薄的作物开垦山地。清代学者汪士铎指出:“人多之害,山顶已植黍稷,江中已有洲田,川中已辟老林,苗洞已开深箐,犹不足养,人事之权殚矣。”

——摘编自王宝卿《明清以来山东种植结构变迁及其影响研究》


材料反映出马铃薯等农作物的传入对中国产生的影响。请选择一种影响,并从社会史观角度进行探讨。(说明:可以就一种影响进行探讨,也可以就不同影响之间的关系进行探讨,还可以提出自己的新观点。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史实准确。)
2022-12-04更新 | 95次组卷
论述题 | 适中 (0.65)
【推荐3】下表是某学习小组在进行《中外史纲要(上)》第四单元的大单元主题学习时,为凸显“鼎盛与危机”的学习主题进行了教材体系的重构。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课时主题与目录变化
1明清易代和专制制度的强化与僵化
●明朝建立与清军入关
●明清政治制度的变化
●八股取士和文字狱
将原1314课相关内容加以整合,强调制度的空前强化与僵化。
2清朝前中期的鼎盛与危机
●疆域奠定与沿海隐患
●经济繁荣与社会危机
●海上交通与闭关自守
将原15课经济发展与局限与14课社会矛盾加以整合;将13课海上交通与沿海形势植入本课,强调闭关前后的变化。
3文化的昌盛与迟滞
●思想领域的变化
●文学与科技
●早期西学东渐
15课原有的传教士来华知识点专设一目,通过比较强调传统文化面临的问题。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围绕单元学习主题,写一则历史短文。(要求:表述成文,叙述完整;立论正确,史论结合;逻辑严密,条理清晰。)
2022-11-18更新 | 170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