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历史综合库 > 中国古代史 > 隋唐制度的变化与创新 > 中枢政务机构(汉-唐)
题型:材料分析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35 题号:20867789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由于经受了魏晋南北朝时期较长时期的民族融合,中国历史上传统的治边思想受到了一定程度的冲击,导致了隋唐两朝较为开明的治边政策的出现。在这种思想的指导下,尽管唐王朝也采取过诸如武力征伐的政策,但其治边政策的突出特点是以怀柔、羁縻为主。唐王朝确立了羁縻府州制度,以各边疆民族部落的分布范围作为羁縻府、州行政区划的基础,并在众多的羁縻府州基础上设立都护府,由都护府直接管理,再统于唐王朝中央政府。

——马大正《中国古代的边疆政策与边疆治理》

材料二   唐代名相陆贽称许租庸调法: “国朝著令赋役之法有三:一曰租,二曰调,三曰庸……有田则有租,有家则有调,有身则有庸。”

——李雪华《关于陆贽论两税法的几个问题》

材料三   唐代中书省与门下省共掌中枢决策,号称两省,又合称北省。为了避免决策过程的失误,唐代两省还设有一批谏官,他们是左右散骑常侍、左右谏议大夫、左右补阙和拾遗, “左”隶中书省, “右”隶门下省。唐代尚书省位于长安皇城中央纵横南北的承天门街东侧,中书、门下二省之南,故别称南省、南宫。中书门下发出的制敕,皆由这里转发到中央各部门及地方州县,或者根据制敕精神制为政令,下达到有关部门。

——摘编自张岂之主编《中国历史》

(1)请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举出唐王朝“治边政策的突出特点是以怀柔、羁縻为主”的三个具体事例。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解释“租”、“庸”、“调”。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写出三省机构名称及其职能。

相似题推荐

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推荐1】中央集权制度作为古代中国政治制度的突出特色,对中国历史产生了深远影响。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嬴政建立统一国家后,把战国时期逐步产生和发展起来的中央集权制度加以系统化、完善化,并推行于全国。这一制度主要有三个环节构成。一是建立国家元首制度,称“皇帝”;二是成立中央政府机构……以协助皇帝领导全国军政事务;三是建立地方行政制度。此制的实行开创了此后两千多年历代王朝统治的基本模式。

——摘编自袁行霈等主编《中华文明史》

材料二 汉初制度大多不切实际,要求制度变革的呼声甚高,却无法得以实施。直到武帝时期,才大刀阔斧地推行了制度变革,这是一个事功显赫的时代,也是一个垂范立制的时代,在协调地方与中央的关系、解决皇权与相权矛盾、强化对官僚队伍的管理、确立新的经济政策等重大领域,汉武帝都进行了制度创新和变革。

——摘编自孙家洲、王文涛《制度变革与汉武帝盛世造就》

材料三 唐朝三省六部制示意图



(1)依据材料一,概括指出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三个主要环节。秦朝统一中央集权国家的形成有何积极影响?
(2)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指出汉武帝时期“制度创新和变革”在政治上的表现。
(3)根据材料三,指出唐朝三省六部制的历史作用。
2021-03-09更新 | 254次组卷
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推荐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材料二


材料三



(1)材料一所示的中央政权组织制度创立于哪一朝代?通过这一制度,皇帝将部分权力分给官员有什么作用?除此之外,这一朝代还有哪些重要政治制度?
(2)材料二所示的中央官制在历史上被称作什么制度?是什么时候(朝代)设置、完善的的?这一制度的实施对政务实施产生了什么影响?
(3)材料三反映了明朝政府为加强皇权采取了什么措施?结合所学知识,简述这一措施的多重影响。
2023-01-30更新 | 60次组卷
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3】材料题: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甲组同学绘制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知识结构图



(1)在材料一表格中字母处填上相应的内容,结束这一制度的重大历史事件是什么?
(2)有人说:辛亥革命成功了,但也有人认为辛亥革命失败了。你持什么观点?你持哪一种观点并说明理由。(你只能选择一种观点作答)

材料二   1912年颁布的《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规定:中华民国之主权属于国民全体。中华民国以临时大总统及国务员行使行政权;中华民国之立法权,以参议院行之;司法权由法院独立行使,国务员辅佐临时大总统,负其责任。国务员于临时大总统提出法律案、公布法律及发布命令时,须副署之。

——据人民版《历史·必修一》等整理


(3)根据材料二,归纳《临时约法》的主要内容。并指出其历史意义?
2019-07-17更新 | 45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