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历史综合库 > 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 > 中国古代的民族关系与对外交往 > 秦汉时期的民族关系与对外交往
题型:材料分析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25 题号:20911186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元朝的疆域是前代所无法比拟的,元朝的疆域从今天的地理情况来看,横向上大致是东部沿海到今天新疆地区,纵向上从南部的沿海地区到北部的鄂霍次克海都在元朝中央政府的直接管辖之中。在广阔的边疆地区,分布着众多的边疆民族,为了巩固边防,元朝在边疆治理方面采取了许多行之有效的政策。在地方上,元朝则设置行中书省,简称行省,岭北、辽阳、云南、湖广、甘肃等行省位于边疆地区,具体负责边疆管理事务。为迅速传递诏命和情报,元朝还建立了从首都行政中枢到遥远边疆地区的驿站制度,实现了对边疆地区广泛而直接的管理。元朝不仅实现了对吐蕃广阔地区的管理,而且根据吐蕃宗教盛行的特点,在中央设置了管理吐蕃事务的机构——帝师和宣政院。在西南边疆设置了宣慰司都元帅府等机构进行管理,并大量任用当地土官,因俗而治,史称“土司制度”。

——摘编自马大正《中国古代的边疆政策与边疆治理》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元朝边疆管理的措施,并指出其中蕴含的政治智慧。
(2)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国家边疆治理问题的认识。

相似题推荐

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1】自古以来,我国就是一个多民族共存、共同发展的国家,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相互影响,形成了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的格局,共同推进着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华夏国家、民族从春秋战国起就逐渐加快了它的一体化进程。这种一体化进程打破“邦国”“宗族”壁障,使国家、人民不论在政治制度、个人身份、族类从属上都发生极大变化。

——摘自李禹阶《华夏民族与国家认同意识的演变》

材料二 秦始皇三十三年(公元前214年),“发诸尝逋亡人(逃离原有户籍而出外游食之民)赘婿、贾人……以适强戍”,在直抵阴山的地方置“四十四县”,又派遣蒙恬率兵三十万北逐戎狄。

——《史记*秦始皇本纪》

材料三 (汉元帝竟宁元年)正月,匈奴呼韩邪单于来朝,自言愿婿汉氏以自亲。帝以后宫良家子王嫱字昭君赐单于。

——《资治通鉴》司马光卷二十九


(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春秋战国时期华夏国家和民族的变化。
(2)根据材料二和材料三,概况秦汉时期在民族关系处理上有哪些方式?
2021-07-27更新 | 132次组卷
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2】我国自古就是多民族国家,各民族在相互交往中逐渐融合。
(1)历代中央政府处理与少数民族关系时,采取过很多措施。按照表一这种分类,将下列事件填入该表。(只填写字母,每种方式填两项)
A.征伐匈奴B.西域都护府C.宋辽夏金政权对峙D.文成公主进藏E.榷场F.澎湖巡检司G.昭君出塞H.宣政院I.开通丝绸之路J.驻藏大臣

表一



(2)将表二补充完整。

表二


材料:唐朝确立了羁縻府州制度,以各边疆民族部落的分布范围作为羁縻府、州行政区划的基础,并在众多的羁縻府州基础上设立都护府,由都护府直接管理,再统于唐王朝中央政府。为了维护辽阔边疆地区的安定,唐王朝还确立了军镇屯戍制度。唐朝为了巩固自己的统治,对边疆民族总体上讲是以怀柔、招抚为主,采取和亲和册封政策,以改善或加强与边疆民族的关系。为了巩固对边疆的统治,唐王朝也采取了积极开发的政策,其主要内容是发展屯田、开辟互市贸易等。

——摘编自马大正《中国古代的边疆政策与边疆治理》


(3)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概括唐朝治边政策的特点,并说明边疆治理的意义。
2021-12-30更新 | 96次组卷
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推荐3】中华民族历史悠久,民族交融和边疆治理是其中的重要内容。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秦灭六国后,兵不解甲,继而南击越人,北伐匈奴;两汉之时,也积极对周边各民族进行征战以开拓新的疆土。为了保障开疆拓土政策的顺利进行,秦汉还制定了一些具体的民族政策,如秦在南越、西贩之地置南海、桂林、象郡,汉在匈奴故地陆续设立了朔方郡、酒泉郡、武威郡、张掖郡、敦煌郡等;秦从匈奴手中夺得河套地区后,将数以万计的中原汉族军民,“戍以充之”和迁去开垦土地。面对“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的匈奴,汉王朝根据国势的强弱情况,对匈奴又实行了颇具特色的和亲政策。

——摘编自徐杰舜《秦汉民族政策特点初论》

材料二 清朝统一西域后,陆续从甘肃河西、陇东各府县招募无业贫民迁往天山北路屯住。随着沙俄等国对中国边疆的觊觎,清廷在东北和西北设立黑龙江、伊犁等将军,屯重兵于边疆,定期巡边。将军管理辖区内的边防、屯田、贸易和征税诸事务等。清廷对边疆各族采取盟旗和土司等管理制度,地方行政由本民族人士负责。

——据马大正《中国边疆经略史》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秦汉时期处理民族关系的措施。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清朝边疆治理的措施。并综合材料信息,分析边疆治理的意义。
2023-09-20更新 | 68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