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历史综合库 > 中国古代史 > 两宋的政治和军事 > 王安石变法
题型:材料分析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29 题号:20984687
阅读下列材料

历史上对王安石变法褒贬不一、莫衷一是。

南宋至晚清近800年间对王安石及其变法的评议以否定为主。宋廷南渡以后,宋高宗表示“朕最爱元祐”,要求以元祐史臣的观点重修《神宗实录》,贬斥王安石新法褒奖元祐更化。后世不少史书对王安石变法史实的取舍和评议大都源自重修的《神宗实录》。清人蔡上翔说:“公之受秽且蔓延于千万世,尤莫甚于此书。”(注:元祐,北宋年号,由反对变法的旧党当政;元祐更化,指司马光为代表的旧党推翻王安石变法的事件)

——摘编自李华瑞《九百年来王安石变法评议的演变和发展》


概括影响南宋至晚清对王安石及其变法评价的因素。据此说明进行史料研习应注意的问题。
【知识点】 王安石变法解读

相似题推荐

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1】【历史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   唐以关中为腹心,朝廷消费浩大,物产不足供应,不得不依赖江南漕运。安史乱后中原残破,赋入甚微,而运河又因战乱失修,运输成本大增,运量大降。代宗初即位时,长安斗米价至千钱,宫中无隔夜之粮,郊农搓谷穗以输官。刘晏根据运河各段水情特点及船夫对航道熟悉情况,采用分段转输之法,又制造专门船只,改进造船材料,用盐利雇船工专司行船,并调军队押运,终使成本降低,安全系数及运输效率大为提高。由京师至各地巡院遍设“疾足”(情报员),及时掌握各地物价动向,动用各处粮仓储备以调节丰歉,丰则入籴,贱则入粜,以防商人囤积居奇造成物价波动,官府又从中获利,此名为“常平法

——摘自张帆《中国古代简史》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刘晏推行的理财措施及其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刘晏推行理财措施的意义。
2017-11-09更新 | 163次组卷
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变法的真正兴奋点是富国,而不是富民。王安石的“理财”,实际上主要是在分配领域内损下益上,夺商人、地主、农民之利归国家财政,做到的不过是利益的重新分配而已

——《王安石变法失败之原因和启示》

材料二王安石主持的变法,成了大宋政界围绕新法是“利民”还是“害民”展开争论而形成的最大的一场政治角力,政见不同的臣僚纷纷发表看法,难以骑墙。原来的中书和台谏班子,多数是变法的反对派,所以,王安石主持中央政局之后,对这些部门进行了大清洗……基本封杀了反对的声音……南宋章如愚在《山堂考索续集》中谴责说:“安石作俑,始于钳天下之口。”

陕西农民向官家借陈米一石,到还的时候是新的好小麦一石八斗七升五合,“所取利近一倍”,翻了个大跟头。“虽兼并之家乘饥馑取民利息,亦不至如此重”,弄得连“中户以下大抵乏食”……于是,“妇子皇皇,如在汤火之中,号泣呼天,无复生望”……这在整个变法过程中决非个案。

——《百家:王安石变法为何演变成悲剧》

(1)结合具体内容,举两例说明,变法是如何体现“损下益上”这一特点的?

(2)长期以来,史学界认为变法的失败主要是由于大地主、大官僚的反对。结合材料一、二,简要谈谈你的看法。

2018-04-13更新 | 91次组卷
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推荐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早在九百年前,王安石就已经懂得,可以用信贷的方式刺激经济成长,这种采用金融调控的方式管理国家的企图,其深度与广度都不曾在当今世界的任何其他地方提出过。

--李亚平《帝国政界往事公元年大宋实录》

材料二   以今日眼光,王安石新法之失败不难了解。新法之重点,无非加速金融经济,使财政商业化。但是要这种政策通行,民间的金融商业组织也要成熟,私人财产权之不可侵犯,更要有法制的保障,这样才能重重相因……王安石新法用经济最前进的部门做财政的基础,技术上不能与大多数的小自耕农的低层机构融合,所以收效甚微。

--黄仁宇《放宽历史的视界》

材料三   改革的成败得失,绝非改革者的执拗性格使然,也不能单从集团斗争上去寻找原因,必须深入到表面冲突下的时代洪流中去探究。

--李华瑞《王安石变法研究史》


(1) 材料一涉及了王安石变法的哪项法令?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该法实施的目的。
(2) 材料二中认为王安石变法失败是由于哪些原因?
(3) 结合所学知识,简析王安石变法成败得失必须“深入到表面冲突下的时代潜流中去探究”,并综合上述材料判断改革成功的因素有哪些?
2020-05-07更新 | 109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