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历史综合库 > 中国古代史 > 春秋战国的纷争与变革 > 经济发展与变法运动 > 春秋战国的农业、水利、工商业
题型:单选题-单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111 题号:21035546
生产工具的进步是生产力发展的重要标志。河南辉县出土的战国铁犁铧,人们耕地时把它安装在犁上,用来破土,省力易行。据此可知,战国时期(     
A.中国人率先掌握了冶铁技术B.铁农具已经在农业生产中使用
C.铁犁铧用灌钢法制成D.铁农具并未完全取代青铜农具
23-24高三上·北京大兴·阶段练习 查看更多[2]

相似题推荐

单选题-单题 | 适中 (0.65)
【推荐1】战国前期的曾侯乙古墓出土的《天文图》为目前已知的中国和世界最早的一张具有二十八星宿的天文图(如图所示),该图绘在古衣箱盖上,中心书写篆书“斗”字,“斗”字按顺时针排列二十八星宿的名称。该考古发现可实证我国(     
A.系统性天文观测历史悠久B.天文学萌芽缘于数学进步
C.“书同文”在战国时已实现D.早期国家王权依附于神权
2024-01-17更新 | 132次组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2】《史记河渠书》日:“渠就,用注填瘀之水,溉泽卤之地四万余顷,收皆亩一钟(钟:古代容量单位)。于是关中为沃野,无凶年,秦以富强,卒并诸侯”。材料中的“渠”是指
A.都江堰B.郑国渠C.灵渠D.大运河
2021-07-25更新 | 140次组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 (0.65)
【推荐3】春秋早期,“庶人力于农穑﹐商工皂隶,不知迁业(更换职业)”(《左传·(宋)襄公九年》),而到春秋晚期则出现了“稼穑之民少,商族之民多”的现象。这一变化表明
A.土地兼并加剧了小农破产B.民间商品经济得到发展
C.各国的抑商政策有所放松D.农业生产遭到严重破坏
2020-10-05更新 | 136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