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历史综合库 > 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 > 中国古代的户籍制度与社会治理 > 历代基层组织形态与基层社会治理
题型:单选题-单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217 题号:21100973
中国历来注重基层组织的构建,秦汉时期在郡县以下就推行了乡里制度。下图①所指代的基层组织名称及职能是(     
A.亭长——主要负责掌管户口和纳税
B.牌长——轮流收掌并相互纠察
C.里正——负责传递政令和维护治安
D.啬夫——主要掌管狱讼和赋税

相似题推荐

单选题-单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1】下表为明中后期两湖保甲制的推行情况。
时间地点保甲实施情况资料来源
正德
年间
洞庭
湖区
南昌姜仪,字君隶,正德甲戌进士……时洞庭寇盗充斥,仪编渔艇为保甲……起听其蚁聚而击之所获盗贼即以赏,官司不问,湖商赖之嘉庆
《巴陵县志》
卷55
《杂识五》
崇祯
二年
蕲水李汝璨,进士,崇祯二年知县,值大造黄册,编审里甲,称平。行保甲、严更漏,浠(注:地名)民帖(注:顺从)然光绪
《蕲水县志》
卷6
《秩官》

材料表明两湖地区保甲制度的推行
A.影响了少数民族利益B.表明地方官员文化素质都较高
C.导致农民起义不断D.使部分地区社会治安有所好转
2020-09-05更新 | 149次组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2】明朝初年,政府规定军户、匠户等特种户籍一旦金定,即世代相袭,不得脱籍。军民人等出行超过百里,皆须向官府申请路引。这些规定主要是为了
A.强化重农抑商B.缓和社会矛盾C.加强基层控制D.稳定地方秩序
2022-05-27更新 | 289次组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 (0.65)
【推荐3】明清会馆最初存在于政府行政体系之外,后因士绅干预会馆的发展才自发地演化为官方机构的补充机构。会馆由同籍的绅商捐资而兴,弥补了政府社会管理中的空白。这反映了当时(       
A.商人政治地位的提升B.会馆发展成为官方机构
C.社会管理体制的改善D.政府行政体系发生异化
2023-05-17更新 | 50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