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历史综合库 > 中国近现代史 > 两次鸦片战争 > 两次鸦片战争的过程和影响 > 第一次鸦片战争的过程和影响
题型:论述题 难度:0.4 引用次数:81 题号:21210226
【国际关系】

材料   朝贡体系、条约体系与殖民体系都是国际关系的主要模式之一。朝贡体系是西方学者对清以前存在于东亚地区的、以中原皇朝为核心的等级制政治秩序的一种理论概括。清政府自1723年禁海以来,中国的大门便对西方关闭了一个多世纪。闭关锁国的中国,既无法学习西方的先进生产力和技术,更无法融入世界的近代化潮流,因而逐渐衰落。近代西方随着《威斯特伐利亚条约》的签订,条约体系逐渐成为欧洲国家之间最主要的国际交流或外交体系。伴随着条约体系的诞生,殖民体系也逐步成为欧洲国家在与其他弱小部族或者国家进行交往的主导体系。条约体系和殖民体系相互配合,形成了欧洲国家面对领土争端、经济冲突或对其他特殊政治问题的解决途径。西方列强通过侵略战争打开中国门户,强迫中国签订不平等条约,并将自己的法则和制度强行引入中国,中国因此被纳入所谓条约体系。

——摘编自陈谦平等《条约体系与近代中国现代民族国家的构建》


请从以上国际关系的三种模式中任选两种,自拟标题,结合近代史的相关内容论述两者之间的关联。(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表述成文)

相似题推荐

论述题 | 较难 (0.4)
名校
【推荐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国土上,不少城市里有所谓“租界”,那里的统治权完全属于外国人。他们设立法院、警察、监狱、市政管理机关和税收机关。租界成为资本主义帝国主义对中国实行武力恐吓,实行政治和经济侵略的基地,起着极其凶狠的作用。

——胡绳《从鸦片战争到五四运动》

材料二 每年成千上万的中国人由帝国他处走过上海租界,他们可以看到美丽的建筑、整洁的街道、燃着电灯或瓦斯灯;他们可以看到机器、自来水、电报、电话、火轮船、公园。他们在这里所得到的印象,必然多少传到内地去。上海如此,香港也如此。

——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洋务运动》第八册


解读材料,根据材料并结合中国近代史相关史实,提炼出一个观点,加以论述。(要求:写出观点,观点合理、明确,史论结合)
2018-07-20更新 | 256次组卷
论述题 | 较难 (0.4)
名校
【推荐2】阅读以下材料,完成要求。

材料   自鸦片战争以来,某些西方学者认为鸦片战争的爆发,是由于“商务上的误会”。是英国为维护“正常贸易”而进行的,因此一直称之为“贸易战争”或“通商战争”。


请你结合所学知识驳斥材料中的观点。(要求:观点明确,史实正确,史论结合,逻辑清晰,表述成文,字数200——300字)
2023-11-26更新 | 90次组卷
论述题 | 较难 (0.4)
名校
【推荐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近代中国社会的发展轨迹像一个元宝形,开始是下降,降到谷底,然后上升,升出一片光明。鸦片战争以后,中国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深渊,直到20世纪初期,北洋军阀统治时期,“深渊”到了“谷底”,对于中国社会的发展来说,这时候面临的主要是“沉沦”,虽然,这时中国在经济、政治、思想、文化诸方面,实际上存在着积极的、向上的因素,但这种因素的发展是渐进的、缓慢的,相对于社会“沉沦”主流来说,它是弱小的;北洋军阀统治时期往后,直到40年代,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国渐渐走出谷底,随着新的经济因素不断成长、壮大,随着新的社会阶级的出现,随着人民群众、社会精英民族意识和阶级意识的日渐觉醒,社会向上的、积极的因素逐渐发展成为社会的主流因素,影响着社会向好的方面发展,虽然消极的“沉沦”的因素仍然严重地存在,其对中国社会的压迫,甚至不比北洋军阀统治时期以前弱。但是由于有新的阶级、新的政党、新的经济力量、人民群众的普遍觉醒这样的上升因素在起作用,终于制止了帝国主义使中国滑向殖民地的企图。

——摘编自张海鹏《关于中国近代史的分期及其“沉沦”与“上升”诸问题》

根据材料并结合中国近代史的相关知识,评述张海鹏的观点(任意一点或整体)。(要求:观点正确,持论有据,逻辑清晰。)
2024-04-23更新 | 63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