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历史综合库 > 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 > 中国古代的户籍制度与社会治理 > 历代基层组织形态与基层社会治理
题型:单选题-单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68 题号:21454702
华北地区的青苗会,最初以雇人巡青、防窃庄稼为目的。晚清以来,青苗会的功能推延至乡村日常生活。在办理村务中,青苗会融合宗族、士绅等各类地方资源,成为集看青、信仰、治安、征税、摊差、水利、防火、防盗于一体的自治组织。由此可知,晚清的青苗会(     
A.沦为维护家族利益为工具B.偏离农村生活的实际
C.成为基层治理的重要力量D.促进中央集权的强化

相似题推荐

单选题-单题 | 适中 (0.65)
【推荐1】如表为清代纠纷调解的部分论述。这体现了中国古代基层社会(     
出处论述
安徽黔县《叶氏祖训家风》族内偶有争端,必先凭劝谕处理,毋得速兴词讼
湖北荻溪《章氏家乘》凡同族争闹不能和解,当先遍告族长,族长代为剖析曲直
江西南昌魏氏《宗式》一家之中,父兄治之;一族之间,宗子治之
A.家族宗法自治的特征显著B.弱化了中央对地方管控力度
C.确保了基层社会平安稳定D.主要依靠儒学道德教化功能
2023-11-24更新 | 50次组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2】明代晚期的乡村,新型地方精英崛起,绅士或富民承担管理地方公共事务的重要作用。这反映明代晚期(     )
A.民间承担了部分政府职能B.社会主流价值观念重塑
C.社会新经济因素快速增长D.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强化
2021-04-25更新 | 161次组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 (0.65)
【推荐3】朱元璋时期,发布的一系列榜文包含了很多教育百姓遵纪守法的说教内容,史称“教民榜文”。榜文中写到:“榜文内坐去事理,皆系教民孝弟忠信礼义廉耻等事。所在官吏、老人、里甲人等,当体朝廷教民之意,各宜趋善避恶,保守身家,常川遵守奉行,毋视虚文,务在实效。违此令者,各照所犯罪之。”据此可知,明朝(     
①推行儒家伦理道德,儒学开始向基层渗透②教化有一定强制力,体现约律合流的趋势
③基层组织为里甲制,需承担基层教化职责④因社会治理的需要,基层地方组织征赋税
A.①②B.②③C.①③D.②④
2024-02-03更新 | 55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