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历史综合库 > 中国近现代史 > 挽救民族危亡的斗争 > 戊戌维新运动
题型:材料分析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19 题号:21495986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宋初,因袭隋唐旧制,设有常平仓,调节谷价、借贷粮食给农民以纾青黄不接之困。然而各地官吏“厌籴粜之烦”,不为急务,各地常平仓就成为徒有其名的仓房了。王安石在常平仓基础上制定青苗法。规定以各路常平仓、广惠仓所积存的一千五百万石钱谷为本,其存粮遇粮价贵,即较市价降低出售,遇价贱,即较市价增贵收购。其所积现钱,每年分为两期,按照自愿原则,由农民向政府借贷钱物。如还有剩余,借贷给有物业抵当的坊郭户。贷款以适中的粮价折算,收成后,随夏秋两税,加息十分之二归还谷物或现钱。

——摘编自漆侠《中国改革史》

材料二   把王安石的诸项新法称作聚敛之术“聚敛害民”“剥民兴利”,是南宋至晚清仍是绝大多数史家和思想家评议王安石新法的基本观点之一。清末梁启超给王安石及其新法以全新的评价:他把青苗法和市易法看作近代“文明国家”的银行,把免役法视作“与今世各文明国收所得税之法正同”,“实国史上,世界史上最有名誉之社会革命”,还认为保甲法“与今世所谓警察者正相类”,一言以蔽之,“今世欧洲诸国,其所设施,往往与荆公不谋同符。”

——摘编自李华瑞《王安石历史地位沉浮与南宋以后中国社会历史变迁》

材料三   王安石变法是站在地主阶级和专制主义统治的广泛利益的基础上,抑制豪强兼并势力,稳定中间阶级(中下层地主和上层农民),缓和对广大劳动人民的剥削,以巩固封建统治的改革。变法推动宋代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国家财政有很大改善,积贫积弱的局面有所改观。

——摘编自漆侠《中国改革史》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青苗法对常平仓制度的发展并分析其作用。
(2)根据材料二指出梁启超对王安石新法的评价,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形成原因。
(3)材料三中以唯物史观为指导对王安石变法进行评价,请根据材料内容进行简要说明。
【知识点】 戊戌维新运动解读

相似题推荐

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推荐1】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19世纪中西文化交流简表
——据葛兆光《中国思想史》等整理
(1)根据材料,概括19世纪国人学习西方文化的变化趋势。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国人对西学认识变化的外部原因。
(2)根据上述表格,编写20世纪第一个阶段的中西文化交流简况(注明起讫时间)。
(3)结合所学知识,你如何看待近代中西文化的交流与碰撞?(要求:围绕材料中的一种或两种观点展开评论;观点明确,史论结合。)
2016-07-22更新 | 126次组卷
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推荐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后世对秦始皇的这一做法,大多盛赞不已……虽然秦代仅仅持续了二世,但秦代所形成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国家,及其所确定的以郡县制为表现形式的行政区划,却为后世历代所遵奉……(西汉初年)刘邦采用的是混合体。

——李晓杰《体国经野:历史行政区划》

材料二     改革之初,康有为们不但没有时时提醒光绪帝注意争取太后的支持,反倒是时时鼓励光绪帝学习俄国彼得大帝“乾纲独断”,这就远离了当时的政治现实。一系列改革措施的出台,从理论上说将会有利于社会进步,但也必然会损害一部分人的利益。这就要求改革者不能没有周全的设计。但康有为、光绪对此几乎是全然不顾,结果许多改革措施都遭到了来自各方面的反对,反对者并非都是上层的顽固分子,也有中下层官员、士子和民众。

——选自《回顾戊戌重温历史》


(1)材料一中,后世对秦始皇在地方行政制度方面的哪一做法“盛赞不已”?概括这一做法的影响。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刘邦采用的“混合体”是什么?
(2)材料二中的改革是指哪场改革?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这场改革失败的原因。
2021-10-25更新 | 52次组卷
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推荐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10年时间里……中华民族危难深重,外遭帝国主义的侵略,内受封建主义的压迫,人民根本没有民主政治权利。……回顾中国近代以来的历史,中国人民为争取民主政治进行了百折不挠的斗争和艰难探索。“民国”之取代自秦始皇以来两千多年的“帝国”,是中国近代内在矛盾发展的结果,是一种前无古人的变化。它抉破了历代王朝的更迭机制,因而也触动了传统社会的各条神经,否定了整个皇权体制,是社会政治制度的一大跃进。

——摘编自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

材料二   中国参与奥运会的历程

1932刘长春代表中国只身处关参加治杉矶奥运会,东小组出线
1984中国代表团参加美国洛杉矶夏季奥达会。洛杉矶共取得15收金牌
2008北京主办,多城市协办第29品夏季奥运会
2022北京、保家口上办第24届零季奥运会。获9秋金牌。15枚奖牌。

(1)概括材料一中近代中国"人民根本没有民主权利"的主要原因。
(2)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列举近代前期(1840—1919年)中国为建立民主政治在政治领域进行的斗争和探索。
(3)中国参与奥运会的历程发生了怎样的变化。2022年北京冬奥会的举办反映了当今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的什么特点。
2022-11-01更新 | 80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