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历史综合库 > 中国古代史 > 清朝前中期的鼎盛与危机 > 疆域的奠定
题型:单选题-单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146 题号:21687296
清朝理藩院原名“蒙古衙门”,最初只管理漠南蒙古诸部事务并负责处理对俄外交。康熙年间管理扩及漠西蒙古和西藏地区,乾隆年间又增加了对新疆回部及大小金川土司诸事的管理。这一变化(     
A.体现了统一国家的发展B.蕴含着因俗而治的思想
C.说明新疆开始归属中央D.目的是应对外来的侵略
【知识点】 疆域的奠定 解读

相似题推荐

单选题-单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1】明代前期,西南少数民族地区的土司要向朝廷上贡本地土特产,朝廷“厚往薄来”,给予大量赏赐。但到了清代雍正年间,土司虽继续上贡,而朝廷却不再赏赐。这表明西南边疆地区(       
A.社会矛盾得到缓和B.突破了传统的朝贡体系
C.经济结构有所变化D.与内地一体化趋势加强
2023-04-08更新 | 356次组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2】清朝在蒙古地区推行盟旗制度。旗是清廷设在蒙古地区的基本行政、军事单位,经过编制佐领,安置属民,分给牧地,划定旗界,任命札萨克(蒙语执政官之意)而形成。清初喀尔喀蒙古原有30多个旗,到乾隆时期,被划分为了80 多个旗。上述举措(     
A.体现了民族平等的原则B.推动了边疆和内地一体化进程
C.是改土归流政策的体现D.有利于蒙古族社会秩序的稳定
2024-01-08更新 | 159次组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3】康乾时期,政府在湘西苗区建立了大批文庙、崇圣祠、关帝庙等庙祠,如建于乾隆二十年(1755年)的凤凰厅关帝庙,“每逢春秋应祭,关帝庙及山川社稷等坛,一切牺牲、笋豆、需用银两”,都由政府供给。这一举措旨在(     
A.教化苗区民众B.宣扬封建纲常伦理C.宣示中央权威D.发展苗区社会教育
2024-02-24更新 | 104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