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历史综合库 > 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 > 中国古代的户籍制度与社会治理 > 历代基层组织形态与基层社会治理
题型:单选题-单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21 题号:21726076
下图是某学者构建的中国古代国家—社会关系的治理模式示意图。这一治理模式(     
A.不利于中央集权的巩固B.增加了政府的财政负担
C.利于降低国家治理成本D.注重基层的决策自主性

相似题推荐

单选题-单题 | 适中 (0.65)
【推荐1】两汉时期,里内一般设有里社,人们通过社祭祈求农业生产风调雨顺、祛病消灾,社祭时乡里之民,无论男女老幼都要参加。作为福佑一社百姓的社神,更是受到乡里民众的普遍信俸和虔诚祭祀。这反映了汉代里社(     
A.导致地方宗族势力崛起B.反映了儒家思想正统化
C.受封建小农经济的影响D.根植于悠久的历史传统
2024-05-10更新 | 20次组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 (0.65)
【推荐2】秦简《尉卒律》中规定,一里户数达30户以上,既设典、老各一人。典、老的人选由所属乡上报县廷和县尉,由县尉除授,县令、丞审核后,才能正式履职。据此判断,当时(     
A.乡里选才的标准是军功B.加强对基层社会的控制
C.盛行原始民主制的传统D.注重基层民众的相互监督
2023-02-14更新 | 112次组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 (0.65)
【推荐3】有学者指出,清代地方的保正、甲长不在编制,但却是“在官人役”“以供县吏之役使”。时人言保甲称:“保甲……从而闻于州县,平其是非,则里党得治,而州县亦无不得其……天下无一家一人不治焉。”据此可知,清代
A.州县长官享有广泛的政治权利B.地方监察系统逐渐趋于严密和完善
C.地方宗族关系已成为执政基础D.保甲制承载了政府基层社会的治理
2022-02-13更新 | 82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