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历史综合库 > 中国近现代史 > 南京国民政府的统治和中共开辟革命新道路 > 工农武装割据开辟革命新道路
题型:论述题 难度:0.4 引用次数:25 题号:21726090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新中国”符号的历史演变

1922年受苏俄国家理论的影响,中共二大提出的奋斗目标是“建立中华联邦共和国”。“自由统一的中国”是中国共产党一开始追求的“新中国”国家目标,由于已有“中华民国”的存在,中国共产党并未提出新的国家主张。
1927年中共五大提出要建立工农小资产阶级的革命民权同盟,打倒帝国主义军阀及反叛的资产阶级的反革命联盟,“建立新的自由的中国”。
1931年江西瑞金成立了“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一个崭新的“苏维埃新中国”诞生了,“中华苏维埃共和国”由概念设想走进全面实践之中。
1937年“中华苏维埃人民共和国中央政府西北办事处”变更为“中华民国陕甘宁边区政府”。“中华民主共和国”在实践中逐渐被“三民主义共和国”所取代。
1945年中共七大在毛泽东提出的“新民主主义共和国”基础上,又加入了“各民族自由联合”,使“新民主主义共和国”的国家概念更加明确和成熟。
1948年“三民主义共和国”和“新民主主义共和国”已难满足现实的需要,毛泽东提出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家概念,成为中国革命的新指向,不久又提出了“中华人民民主共和国”的国家概念。
1949年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正式确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名,并就其“新中国”国家概念给出界定,“新中国”符号最终确立。

—据胡国胜《中国共产党“新中国”符号的话语建构与历史演变》


以“‘新中国’符号·中国政治道路的发展”为题写一则历史短文。(要求:表述成文,叙述完整;立论正确,史论结合;逻辑严密,条理清晰。)

相似题推荐

论述题 | 较难 (0.4)
【推荐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一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发展史,就是一部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创新史。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同中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具体地说,就是要使马克思列宁主义这一革命科学的理论更进一步地与中国革命、建设、改革开放和新时代伟大实践,与中国国情、中国历史、中华文化结合起来,使马克思主义在其每一表现中都带有中国的特性,带有新鲜活泼的、为中国老百姓所喜闻乐见的中国作风和中国气派,使其在中国进一步民族化和具体化。

——摘编自黄宇《新中国成立以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若干理论探索》

根据材料并结合中国近现代史相关知识,围绕“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拟定一个具体的论题,并予以阐述。(要求:论题明确,持论有据,论证充分,表达清晰)
2024-05-10更新 | 53次组卷
论述题 | 较难 (0.4)
名校
【推荐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上面三幅油画分别是《南昌起义》《井冈山会师》《遵义会议》。1927年下半年中国革命陷入低潮,中国共产党毅然发动南昌起义,开始了探路历程。以城市为中心的俄式道路又走不通,中国共产党结合中国国情,开辟出了正确的革命道路。第五次反围剿和长征初期的失败,使革命到了危急关头。中共中央召开遵义会议,确立了正确的领路人,挽救了革命。


结合材料与中国近代史的相关知识,以“探路·开路·领路”为线索,对中国共产党1927-1936年的革命道路进行简要阐述。(要求:观点正确,史实准确,论证充分,表述清晰。)
2022-02-14更新 | 267次组卷
论述题 | 较难 (0.4)
【推荐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南湖游船               黄埔军校政治部主任周恩来                 八七会议
          
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宪法大纲            遵义会议会址                         瓦窑堡会议
      
陕甘宁边区政府第二届委员会     迁往重庆的毛泽东               七届二中全会
请选择其中三幅图片,提炼一个主题并加以阐述。(要求:写出所选图片,明确主题,阐述须有史实依据、史论结合。)
2022-05-09更新 | 152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