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历史综合库 > 中国近现代史 > 两次鸦片战争 > 开眼看世界的人-林则徐、魏源、徐继畬
题型:单选题-单题 难度:0.85 引用次数:63 题号:21933069
鸦片战争后,魏源曾多次在其作品中提道,“汉用西域攻匈奴,唐用吐蕃攻印度,用回纥攻吐蕃:圣祖用荷兰夹板船攻台湾,又联络俄罗斯以逼准噶尔”。他还总结说:“古之御外夷者,惟防其协寇以谋我、不防其协我而攻寇也。”他的这些思考(     
A.找到挽救中国的正确道路B.意在实现民族平等
C.蕴含“师夷长技”的主张D.缓和了中外的矛盾

相似题推荐

单选题-单题 | 较易 (0.85)
【推荐1】徐继畬编撰《瀛寰志略》初稿时,用“夷”字指称西方国家,但1848年将此书定稿时,删除了大部分“夷”字。这反映了徐继畬(       
A.主张君主立宪B.否定天朝体制C.转变华夷观念D.宣扬资本主义
2022-04-09更新 | 235次组卷
单选题-单题 | 较易 (0.85)
【推荐2】林则徐、魏源向西方学习思想的本质意义在于
A.使中国人了解世界的形势
B.在军事上引进了先进技术,增强了抵抗外来侵略的实力
C.启迪人们去认识世界,探索救国之路
D.引起清政府高度重视,开始引进西方先进技术
2016-11-18更新 | 533次组卷
单选题-单题 | 较易 (0.85)
【推荐3】鸦片战争后,林则徐、魏源等中国知识精英掀起了翻译和引进西方知识的热潮。促使这种热潮形成的根源在于这些知识分子
A.接受了朝廷向西方学习的指示
B.受到强烈民族危机感的感召
C.意识到了西方政治文明的先进
D.受到了鸦片战争失败的刺激
2018-08-17更新 | 89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