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历史综合库 > 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 > 中国古代的民族关系与对外交往 > 元明清时期的民族关系与对外交往
题型:材料分析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23 题号:22160734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陈诚(13651457),江西吉水人。洪武二十九年(1396年),陈诚奉命第一次出使“西域”,将行程和沿途见闻写成《西战行程记》和《西域番国志》。前者为西使的日程记录,后者则是对所历各处山川形势、风俗人情的考察。尤其是《西域番国志》分地记载,共录西域诸国十八处城镇,内容极为丰富,其后明人凡涉西域之书,几乎都曾取资于此书。永乐十一年(1413年)九月,宦官李达、陈诚率使团离京,次年正月从肃州卫出发,出嘉峪关西行,直至永乐十三年(1415年)十月回到北京。他们每到一地,首先交上玺书,接着献给当地国王文绮、纱罗、布帛等物。陈诚一行回国时,撒马尔罕遣使来中国朝贡。次年,使臣回国,成祖派陈诚、鲁安随行。中亚各国盛情接待了他们一行,帖木儿帝国国王沙哈鲁盛情款待,并遣使护送陈诚回国。永乐年间四次出使中亚,其主要使命均与帖木儿帝国有关。明成祖一再遣使西域,与帖木儿帝国修好,从而稳定了西部边陲。

——摘编自白寿彝主编《中国通史》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从北疆军事形势的角度概括陈诚出使西域的背景。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陈诚出使西域的历史意义。

相似题推荐

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推荐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汉王朝在广阔的边疆地区以长城为主干,设置完善的由塞、障、亭、燧组成的瞭望预警和防御为一体的边防体系,以防御来犯之敌,维护边疆地区的安定⋯⋯对强大的匈奴先后采取了和亲、武力进攻、纳降、内徙、分化瓦解等政策;对西域诸国则是先后采取了频繁遣使者往来以密切关系、武力征服、和亲、屯田、册封官爵等政策和措施……从边疆稳定、民族关系和睦的角度看,汉王朝的边疆政策是较为成功的。……清代不仅通过设置东北三将军、伊犁将军等在陆路屯重兵于边疆,在海疆亦设立全面的防御体系,定期巡边。边疆将军管理所辖区的边防、屯田、贸易和征税诸事务。清廷还对边疆各族采取盟旗、伯克和土司等管理制度,“修其教不易其俗,齐其政不易其宜”,强调其地方行政由本民族人士负责。

——摘编自马大正《中国边疆经略史》

材料二   鸦片战争导致中国国门洞开,从此陷入“三千年未有之变局”。19世纪70年代以后西方列强扩大了对中国的侵略,中国边疆地区出现了新的危机。西北方向,英俄插手甚至侵入新疆、西藏;东南方向,美国、日本先后企图侵占台湾;西南方向,法国的侵略战火从越南蔓延到了中国本土。从北到南从东到西,中国陷入了严重的全方位的边疆危机,面临被瓜分的威胁。

——摘编自但兴悟《“大一统”中国的重新塑造:近代边疆危机与建省改制》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古代经略边疆的特点。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与古代相比,近代中国边疆碰到的新问题,并分析其原因。
2024-04-16更新 | 33次组卷
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2】“治国必治边”,边疆民族地区治理关乎国家的稳定与发展。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唐太宗说:“昔人谓御戎无上策,朕今治安中国,而四夷自服,岂非上策乎?”引见诸胡使者,谓侍臣曰:“汉武帝穷兵黩武三十年,疲弊中国,所获无几,岂知今日绥之以德,使穷乏之地尽为编户乎!”

——《资治通鉴·唐纪》

材料二   西夏人对蒙古军队的顽强抵抗,仍使蒙古统治者记忆犹新……于是便采取措施,把西夏遗民迁出故土,或徙居内地与汉民族杂居耕种,从事手工业;或远发边地屯垦,或遣其充军。使之不能聚集一地,以达到分而治之的目的。与此同时,蒙古统治者又把大批汉人、蒙古人、回鹘人等迁入西夏故地。一方面是为了……另一方面则是为了冲淡西夏遗民的成分,造成各民族间居杂处的局面,相互牵制。

——孟楠《元代西夏遗民的迁徙及其他民族的融合》

材料三   经过康熙雍正乾隆嘉庆祖孙四代的开拓,中国疆域达到内在发展的极致。周时,中国按照自身发展的轨道滑行,国力达到了全盛。……在此条件下,清朝于北方遏制了沙俄的继续南下,且运用外交手段划定了边界;于南方,运用朝贡贸易体制把欧洲列强的权利锁定在规程所允许范围内。……这使得前中期的清朝对其疆域的最终奠定,能够从容地从学理上与法理上自我确认

——于逢春《论中国疆域最终奠定的时空坐标》


(1)根据材料一,指出唐太宗处理民族关系的基本政策,并列举唐朝体现这一政策的措施。
(2)根据材料二,概括元朝对西夏的管理措施,分析其影响。
(3)根据材料三,结合所学,概述清朝“运用外交手段划定了疆界”。结合所学,指出清代中期中国的东南疆界及这一疆界在近代的变化。
2023-07-27更新 | 137次组卷
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推荐3】随着历史的演进,“中国”的内涵不断发展和丰富。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五代十国之后,中国历史进入辽、宋、夏、金等民族政权政治上的分裂和军事上的对峙时期,但中国民族的一体化进程并未因此而中断。这一时期,北方游牧文化区的各民族不断南下进入中原汉族农耕文化区,促进了各游牧民族经济发展和社会文化转型,并通过与汉族在分布上的交错杂居、经济上的互通有无、政治上的相互借鉴、文化上的相互融合,推进了中国各民族经济、政治和文化的一体化进程,对元明清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形成和发展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摘编自段云红《略论辽宋夏金对峙时期中国民族的一体化进程》

材料二   在文化意义上说,中国是一个相当稳定的“文化共同体”,它作为“中国”这个“国家”的基础,尤其在汉族中国的中心区域,是相对清晰和稳定的,经过“车同轨,书同文,行同伦”的文明推进之后的中国,具有文化上的认同,也具有相对清晰的同一性,过分强调“解构中国(这个民族国家)”是不合理的,历史上的文明推进和政治管理,使得这一以汉族为中心的文明空间和观念世界,经由常识化、制度化和风俗化,逐渐从中心到边缘,从城市到乡村,从上层到下层扩展,至少在宋代起,已经渐渐形成了一个“共同体”,这个共同体是实际的,而不是“想象的”,所谓“想象的共同体”这种新理论的有效性,似乎在这里至少要打折扣。

——摘编自葛兆光《宅兹中国-重建有关“中国”的历史论述》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古代中国民族一体化的方式及意义。
(2)根据上述材料,结合中国古代史的相关知识,围绕“古代中国文化共同体的形成”提炼一个论题,加以阐述。(要求:立论有据,史实清楚,层次分明,逻辑严密)
2023-09-29更新 | 56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