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历史综合库 > 中国近现代史 > 两次鸦片战争 > 开眼看世界的人-林则徐、魏源、徐继畬
题型:单选题-单题 难度:0.4 引用次数:297 题号:22451669
徐继畬所著的《瀛寰志略》除了对世界各国风土人情的介绍,对于西方民主制度也进行了介绍,而这在中国历史上是前所未有的,如介绍英国的国会制度时,指出“公会所(议会),分为爵房(上院)、乡绅房(下院),国有大事,王谕相,相告爵房,聚众公议,参以条例,决其可否;复转告乡绅房,必乡绅大众允诺而后行。否则,勿论。”材料说明徐继畬(     
A.主张摒弃传统的华夷观念B.学习西方长技进入实践阶段
C.倡导效仿西方的制度变革D.站在时代前沿反思君主专制
2024·河南郑州·一模 查看更多[3]

相似题推荐

单选题-单题 | 较难 (0.4)
【推荐1】在近代中国,林则徐提出“悉夷”就承受了巨大压力,及至魏源提出“师夷长技”,受到的抨击更为猛烈,“以夷变夏”“溃夷夏之防”“为倡乱之阶”。梁廷枏在评述鸦片战争的《夷氛闻记》中对林则徐抗英称赞有加,却对“师夷长技以制夷”不表认可,甚至激烈批评。这些从整体上说明
A.顽固派势力阻碍近代社会的转型B.政治变革提上重要议程
C.晚清国内士人对西学态度的差异D.“天朝上国”迷梦被打破
2022-04-06更新 | 531次组卷
单选题-单题 | 较难 (0.4)
名校
【推荐2】关于鸦片战争中国战败的原因,林则徐解释为“器不良”“技不熟”。当代史学家陈旭麓则认为是“因社会落后而政治腐败,因政治腐败而武器陈旧”。对此不同认识解读准确的是
A.二者阶级立场相同,但观察角度不同所造成
B.林则徐作为鸦片战争的亲历者,认识更准确
C.林则徐的观点符合当时学习西方的认知水平
D.史家与事件无利害关系,结论不带主观因素
2021-01-22更新 | 527次组卷
单选题-单题 | 较难 (0.4)
名校
【推荐3】中国近代某部著作,系统地介绍了当时世界上近80个国家和地区的地理位置、历史变迁、经济文化、风土人情概况,尤重对各国重大政治事件、商务关系的介绍,特别是中英商务的考察。并且对当时中国人很少了解的南美洲、大洋洲及非洲都有所记述,对亚洲、欧洲和北美洲的介绍则更为详细。该著作的撰写意图是(     
A.迎合禁烟斗争的需要B.分析鸦片战争失败的教训
C.总结强国御侮的办法D.适应当时海禁大开的局面
2023-12-18更新 | 117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