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历史综合库 > 世界史 > 世界大战、十月革命与国际秩序的演变 > 十月革命与苏联的社会主义实践 > 苏联建设社会主义的实践 > 新经济政策
题型:材料分析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65 题号:22680388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921年春天已经很清楚了……用最简单、迅速、直接的办法来实行社会主义的生产和分配原则的尝试已告失败。1921年春天的政治形势向我们表明,在许多经济问题上,必须退回到国家资本主义的阵地上去……如果我们不能实行退却……那我们就有灭亡的危险。

——摘编自《列宁全集》

材料二   苏维埃的国家工业化方法与资本主义国家的工业化方法根本不同。在资本主义国家,工业化通常都是从轻工业开始……(我们)拒绝了通常的工业化道路,而从发展重工业开始实行工业化。

——摘编自《斯大林选集》

材料三   “模式”或“道路”是现代化的执行方式,也是现代化研究的重要内容。一个国家或地区,其现代化能否顺利进行、能否成功,往往取决于它能否找到适合于自己的现代化道路。“模式”或“道路”与地域、文化背景可以有也可以没有直接联系,位于不同地域或具有不同文化背景的国家也可能形成类同的“模式”。

——摘编自钱乘旦《现代化研究的理论与实践》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列举苏俄工业上“退回到国家资本主义”的主要措施。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苏联实行特殊工业化道路的原因。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从国家治理的角度说明“苏联模式”在社会主义建设实践中出现的问题。

相似题推荐

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1】《走向21世纪的中国和世界》一书指出:20世纪在世界现代化道路上有三次重要的改革调整机遇:一次是20年代初的俄国,一次是30年代西方大危机时期的美国,还有一次是在70年代末期以后的中国。结合相关史实,回答下列问题:

(1)上述不同时期发生在俄国、美国、中国三个国家的“改革调整”各是指什么?

(2)三国的“改革调整”分别产生了什么积极作用

2018-08-04更新 | 21次组卷
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2】在经济发展的关键时期,适时调整往往效果显著。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921年列宁说:“目前已很清楚,我们用冲击的办法,即用简捷、迅速、直接的办法实行社会主义生产和分配的原则尝试已经失败了。……政治形势向我们表明,在许多经济问题上,必须退到国家资本主义上去,从冲击转到围攻的方法上去。”

—引自《苏联兴亡史》

材料二我们最重大的首要任务,是使人民有工作可做……由政府本身直接募工,可以部分地完成这一任务,政府对待这项任务就像对待战争的紧急状态一样。

—罗斯福就职演说(1933年3月4日)

材料三计划多一点还是市场多一点,不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也有计划;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有市场。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

—邓小平《在武昌、深圳、珠海、上海等地的谈话要点》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体现“退到国家资本主义上去”思想的经济政策是什么?试分析其实质。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罗斯福新政中能直接“使人民有工作可做”的措施是什么?该措施除增加就业外还有什么重要作用?

(3)在材料三谈话精神的影响下,中国的经济发展有何新变化?

2018-07-05更新 | 69次组卷
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推荐3】创新是人类社会进步的不竭动力。

材料一   “拥护革命护国主义的广大阶层的群众无疑是真心诚意的,他们认为只是出于不得已才进行战争,而不是为了侵略去进行战争;他们是受了资产阶级的欺骗”“必须特别细致地、坚持不懈地、耐心地向他们说明他们的错误,说明资本与帝国主义战争的不可分割的联系,反复证明缔结真正民主的非强制的和约来结束战争,就非推翻资本不可。

——列宁1917年4月17日《论无产阶级在这次革命中的任务》

材料二   列宁说,我们计划……用无产阶级国家直接下命令的办法在一个小农国家里按共产主义原则来调整国家的产品生产和分配。现实生活说明我们错了。

在世界历史上,还没有任何一个国家如此全面而细致地规划过自己的发展进程,这是斯大林的一个创造,在那个时代,所有的生产、运输、销售都由国家计划安排对于苏联而言,它未来几十年的兴衰都和这种创造联系在了一起。

——《大国崛起》


(1)材料一中,列宁为俄国革命发展指明的方向是什么?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俄国布尔什维克达成该“方向”目标的有利条件。
(2)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指出列宁为纠正错误而采取的经济对策的特点,结合所学说明斯大林的“创造”对20世纪30年代苏联工业发展的重要影响。
2019-04-02更新 | 20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