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历史综合库 > 文化交流与传播 > 近代殖民活动和人口的跨地域转移
题型:材料分析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134 题号:22687882
【亚欧大陆移民浪潮】

材料一   19世纪20年代共有14.5万人离开欧洲,到50年代约有260万人,1900年至1910年间达到了顶峰,共有900万移民,几乎每年为100万人。移民到达美洲后,他们拥有的技术上的方便条件使他们能够开发大陆腹地。轮船往返于沿海水域和内河;运河连接各水道;公路和铁路则形成陆上交通网;电报和邮政系统加速了通信联系;机械能够用来在草原切割草皮和平整森林;医学成果可用于对付曾使早期移民大批死亡的热带疾病。

——摘编自【美】斯塔夫里阿诺斯著《全球分裂——第三世界的历史进程》

材料二   1849年加利福尼亚的淘金热吸引着数量众多的淘金者,加拿大的金矿也吸引着成千上万的移民。在不计其数的淘金者中,有数百万的欧洲和亚洲移民或者走进工厂成为工人,或者修筑铁路,或者在美洲种植园工作。与他们一起到来的,是那些为移民工人提供服务,为他们提供生活便利的服务人员。与此同时,美洲的文化和种族也发生了改变。旧金山的中国城里,陈兴发的中餐馆为中国移民提供家乡饭,同时也把中国的烹饪方法介绍给美国社会。全世界的移民带着他们的家乡美食、宗教信仰以及文化传统来到美洲,并从中得到了相似的安慰。19世纪50年代,美国的欧裔移民达到了230万——几乎等于18001850年这50年间所有横跨大西洋的人口总和,直到20世纪初,移民仍源源不断地涌入美国。

——摘编自【美】杰里·本特利、赫伯特·齐格勒著《新全球史:文明的传承与交流(1750年至今)》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概括美洲亚欧移民浪潮不断扩大的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简析美洲亚欧移民浪潮产生的影响。

相似题推荐

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推荐1】历史上,移民以及文化交流主要从“黑暗交流”逐步走向“交易光明”。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大约从1500年到1800年,世界移民主要是来自欧洲的移民,他们来到美洲、非洲、亚洲和大洋洲的大部分地区定居。在这300年中,移民通常分为四种类型:第一种是相对大量的农业定居,第二种是少数管理人员和工匠,第三种是更小的企业家建立种植园,以生产原材料促进欧洲的重商主义经济的增长,第四种是罪犯因犯罪受到刑罚,被殖民国家送往海外。虽然参与种植园生产的欧洲人很少,但他们对美洲的人口历史、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摘编自高岱、郑家馨《殖民主义史》

材料二   19世纪初的欧洲,收完庄稼的农民、流浪汉、走街串巷的修补匠、沿街叫卖的小贩、运货的马车夫以及牲畜贩子,屡见不鲜。但是在18461875年,约有900多万人离开欧洲,其中大部分到了美国。这个数字等于1851年伦敦人口的四倍。在此之前的半个世纪里,离开欧洲的总人数不超过100万。以1885年的柏林为例,计有81%的食品供应人员,以及83.5%的建筑工人和85%的运输工人是外地移民。

——摘编自【英】艾瑞克·霍布斯鲍姆《资本的年代》

材料三   


——据《现代社会的移民和多元文化》编制


(1)根据材料一,简析“1500年到1800年”世界移民的主要流向;结合所学,概述近代“对美洲的人口历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2)根据材料一、二、三,以“移民社会的多元文化”为话题,选择一个或多个材料,提炼一个论题,结合所学知识进行论述。(要求:论题明确,史论结合,结构清楚,逻辑严密)
2023-08-08更新 | 109次组卷
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推荐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拉美文化的基本结构是在独特的历史条件下形成的。随着西欧移民成为拉美的主要居民,拉美形成了以西欧文化为主体的结构。虽然在殖民地时期许多西欧殖民者及其后裔在美洲社会与自然环境中生活,并同其他种族居民杂居在一起,从而很快地具有了不同于欧洲本土居民的特点,但是由于他们在语言、文字、宗教、习俗等方面仍同欧洲基本上保持一致,所以拉美与西欧在文化上仍保持一种特别密切的关系。

——摘编自祝令建主编《世界文化概论》

材料二   1715年起,沙俄东正教驻北京传道团总计有18届。东正教传教士在这一时期翻译了大量有关中国的茶史资料 和地方史资料,甚至陪同俄国茶商深入中国内陆的产茶核心区域。19世纪时俄国出现了许多记载茶俗、茶礼、茶会的文学作品。俄国贵族的茶仪十分讲究,一种名为“沙玛瓦特”的茶炊,是由铜制成的,工艺精美,茶碟别致,贵族们喜欢将茶倒入茶碟后饮用,饮时嘴唇须吮吸作响,以此赞赏女主人的佳茶。……同时,来自中国的陶瓷茶具也很多。俄罗斯贵族阶层的饮茶礼仪,相当烦琐拘谨,有点虚夸做作……学习其他欧洲国家贵族们附庸风雅之风,对中国的茶具、茶仪怀有浓厚兴趣。

——摘编自沈立新《略论中国茶文化在欧洲的传播》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拉美文化形成“以西欧文化为主体的结构”的历史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19世纪俄罗斯茶文化繁荣的表现。
2023-08-29更新 | 56次组卷
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推荐3】【旧金山唐人街】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19世纪60年代,旧金山唐人街初步建立。1906年美国排华高潮时期,旧金山唐人街经历大地震。20世纪20年代旧金山“新唐人街”建立。以下是关于旧金山唐人街部分文献研究资料   

序号著作或论文简介
张德彝《欧美环游记》,钟叔河主编《走向世界丛书》(合订本)记录了作者1868年访问美国旧金山唐人街的见闻和思考,文本成型的时期正值旧金山华人聚集区逐步成为旧金山唐人街。
泗丽莎《百年金山:我的美籍华人家族奋斗史》,王金凯译追溯了泗家从1867年进入洛杉矶唐人街,直至作者生活年代(1920年代)的历史。
彼得和杜桑卡·米赛耶维奇《中国人在美国的发财史》侧重考察中国移民在美国的奋斗历程及遭遇,关于排华运动时期的历史着墨甚多。
赵欣《近代旅美华人华侨与中美文化的互动》(硕士学位论文)随着北美华人的不断扩展,不同类型的华侨在不同的领域里对中华传统文化进行了被动或主动的传播。
岳志强《“文化传播”理论视角中的传教士与美国华人社会,18481900》(博士学位论文)将传教士群体视为中西文化传播与交流的使者,对传教士在美国华人社会的宗教文化传播行为进行研究。
陈勇《华人的旧金山:一个跨太平洋的族群的故事,18501943考察18501943年间中国移民的心路历程,以及遭遇排华法案并试图克服种族歧视的历史处境。
安东尼·李《图绘唐人街:旧金山的艺术与东方情调》从文化地理学和艺术社会史的角度考察了关于旧金山唐人街的摄影和绘画,涉及唐人街的街景、艺术界、民众日常生活等方面。
乔热《唐人街的儿童:在旧金山生养美国华人,18501920考察了旧金山唐人街的家庭和学校,其内容关系到华人移民对于中美文化的态度和选择。
陈静瑜《从落叶归根到落地生根》视华埠为一具有强大的社会经济潜力、把中国移民带进美国社会的主要桥梁。


(1)请结合材料和所学,分析十九世纪中期以来,美国大量引进华工的背景。
(2)请你围绕旧金山唐人街的变迁,提取信息,自拟一个研究主题,并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进行论述。(要求:主题明确,史论结合,条理清晰,表述成文)。
2023-04-22更新 | 52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