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试卷详情页

2024届普通高中学业水平选择性考试压轴(T8联盟)(一)历史试题
全国 高三 模拟预测 2024-05-16 102次 整体难度: 适中 考查范围: 中国古代史 、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中国近现代史 、经济与社会生活、世界史 、史学热点、文化交流与传播

一、单选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1. 陶寺遗址为龙山时代的大型聚落遗址,考古发掘出1309座墓葬,其中大型墓仅有6座,不到墓总数的0.5%。大型墓内有木棺,棺底有朱砂,随葬品多达上百件,最多的达200余件。大型墓的左右两侧,往往对称地分布着两座中型墓,埋葬着装饰华贵的女性死者。据此推知,陶寺文化时期(     
A.氏族公共墓地出现B.母系氏族社会形成
C.社会贫富分化悬殊D.国家初始形态明显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2. 秦代的思想潮流呈多流派混合状态,法家、儒家、道家、阴阳五行家甚至名家思想都有不同程度的表现。汉代的社会思潮经历了从黄老之道到儒学盛行,以及从阴阳五行之术到谶纬流行的演变过程。这一思潮演变过程反映出(     
A.精英文化与民间文化的互动B.南北文化的冲突与融合
C.汉文化对秦传统文化的继承D.中外文化的碰撞与交融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3. 魏晋时期,州郡拥兵,刺史、郡守多带将军号。同时,以军将为都督,或都督一州、数州、一郡、数郡,而都督兼领州刺史、郡太守,既统军事,又理民政。这表明魏晋时期(     
A.职官设置双轨制B.政权更迭频繁C.地方政权军事化D.中央集权加强
2024-05-19更新 | 214次组卷 | 3卷引用:2024届湖北省T8联盟高三下学期压轴考试(一模)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4. 据统计,宋朝后妃半数以上选自平民之家,余者又有近半数出自中小官僚,与唐朝显著不同。一般社会成员的婚姻观念或贵进士,或求资财,至于族望门第云云,早已非世俗所重。上述变化说明宋代(     
A.社会等级制度逐步瓦解B.平民社会色彩开始显现
C.社会成员身份趋于平等D.人身依附关系相对松弛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5. 明代中后期,江南之苏州“洞庭之民,鲜务农耕,多商于远”;浙江宁、绍民人“竞贾贩锥刀之利”;山东济宁“多商贾,民竞刀锥,趋末者众”;河北南宫“多去本就末,以商贾负贩为利”;山西汾州“民率逐于末作,趋利如鹜”。这反映了明代中后期(     
A.南北经济发展相对均衡B.封建等级秩序面临危机
C.社会生活习俗发生变化D.四民社会结构遭受冲击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6. 1895年2月,清政府使臣向日本递交公文,伊藤博文回复时提出,日本的媾和条件须中国“派大员果有切实全权者方可说出。贵国何不添派恭亲王奕䜣或李中堂(李鸿章)同来会议,郑重其事?……现在兵攻威海卫,南边一带已得,但海面及刘公岛炮台现尚鏖战,胜负未分,大约指日可全取。军情万变,时刻不同,早和为宜”。这说明当时(     
A.日本谋求谈判强势地位B.伊藤博文反对中日议和
C.清廷谈判代表尚未赴日D.北洋舰队已经全军覆灭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名校
7. 据苏云峰《中国现代化的区域研究——湖北省,1860-1916》统计,清末民初湖北地区士绅的多向流动情况如下图所示,此图可用于说明(     

A.社会流动催生新的社会职业结构B.湖北传统士绅阶层发展壮大
C.社会流动涉及社会阶层范围广泛D.政治变革影响社会阶层流向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8. 1937年11月,《陕甘宁特区政府民主选举运动宣传大纲》指出:“我们这里是全国最民主、最自由的区域,所以我们要从这次特区政府选举运动中,使特区成为全国抗战与民主的模范区域,去影响与推动南京政府及旧式军队的改造,去争取抗战的胜利。”这一精神的贯彻有助于(     
A.践行新民主主义理论B.推动全国范围内的民主进程
C.巩固各级苏维埃政权D.建立各阶层参加的联合政府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9. 人民解放战争胜利前夕,刘少奇提出,未来国家的“整个国民经济,包含着自然经济、小生产经济、资本主义经济、半社会主义经济、国家资本主义经济以及国营的社会主义经济。国民经济的总体就叫作新民主主义经济”。由此可知,与新民主主义经济的发展相适应的是(     
A.以国营经济为主导B.废除土地私有制度
C.消灭资本主义经济D.实行公私合营政策
7日内更新 | 216次组卷 | 4卷引用:2024届湖北省T8联盟高三下学期压轴考试(一模)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10. 2012年,我国粮食总产量达到58957万吨,连续第6年稳定在5亿吨以上,实现半个世纪以来首次“九连增”。中国谷物、肉类、花生、水果等农产品产量稳居世界第一位。上述现象反映了(     
A.人民生活水平得到持续提高B.中国成功解决了粮食基本自给问题
C.政府保障粮食安全卓有成效D.中国为人类消除饥饿作出重大贡献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11. 伯里克利在一次演说中称:“我们整年定期举行各种赛会和祭典,我们把家庭布置得优雅得体,我们每日在这类事物上找到驱散哀愁的愉快。我们的城邦是如此伟大,以至全世界的各种产品都汇集到我们这里。”这一演说可以用于说明,当时雅典城邦(     
A.公民团体渴望社会地位平等B.公民权利神圣不可侵犯
C.公民生活环境相对自由宽松D.公民具有相同经济基础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12. 12世纪时,西欧君主或贵族颁布“城市特许状”出现了著名的模式,如英王亨利一世赐予纽卡斯尔市民的特权和法王路易六世颁布的特许状,成为后世城市特许状的模本。市自治体的居民为了获得特权,要付出很大一笔财富,之后每年还必须付一笔钱给领主以维持特许状的效力。“城市特许状”的颁布(     
A.推动了封建割据局面的形成B.有利于城市经济的发展
C.强化了市民的人身依附关系D.缘于王权力量日益削弱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名校
13. 《法国民法典》在全面系统调整民事法律关系的同时,做到了文风简略、通俗易懂。它既是法国妇孺皆知、皆懂的法律,也是法学家竞相研读的制度,而且还因为其文字优美,又是文学家鉴赏的文本。它没有总则部分,没有过多的抽象的法律概念;很少有弹性条款,法官裁量的余地不大。这体现了《法国民法典》的突出特点是(     
A.稳定性和适应性B.妥协性和综合性C.短暂性和现实性D.实效性和实用性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14. 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由于战争的拖延,欧洲的企业和管理人员开始大批地离开非洲殖民地,不管是为了参加欧洲的战斗而离开,还是因为在非洲的战争而被征召进当地的基层单位,都使本来在非洲就很少的欧洲人变得更少了。殖民地的属民没有错过这一时机,借机掀起了武装起义和其他形式的反抗。这一时期非洲国家(     
A.实现了民族自决要求B.冲击了世界殖民体系
C.萌发了民族独立思想D.掀起了民族独立风暴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名校
15. 如表中所列国际组织的成立,反映了(     
成立时间名称
1963年国际咖啡组织
1967年铜矿出口国政府联合委员会
1974年香蕉出口国联盟
1974年国际铝土协会
A.二战后的经济高速增长导致资源紧缺B.世界生产领域开始出现国际分工
C.发展中国家要求改变国际经济旧秩序D.世界经济的区域集团化迅速发展

二、材料分析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16. 【明代史学成就】

材料   自明初开始,从中央到地方,方志的撰修受到普遍重视。朱元璋即位不久,即于洪武三年(1370年)“诏儒士魏俊民等类编天下州郡地理形势、降附始末为书”,撰修全国性志书《大明志书》。永乐十六年(1418年)明成祖朱棣又诏令天下各地郡、县、卫、所撰修志书,并颁布了《修纂志书凡例》,对志书包含的各项内容做了明确的规定。此后,除景泰、天顺、嘉靖时期分别撰修的《寰字通志》《大明一统志》《承天大志》等全国性志书外,天下各地修志成风,形成一统志与郡县志齐修并举、共同兴盛的局面。嘉靖时期的《重修淳安县志序》中说的“皇明御极,鉴古定制,郡邑皆有志,而会其总于天下一统志”,便是这种状况的极好说明。《中国地方志综录》修订本中共辑录现存明代方志多达7413种,而实际数量超过这个数字。

中国自先秦以来,无论官府还是知识分子个人,对记录史事和撰修史著都十分重视,历史记载代代延续,所谓“国灭史不灭,故虽偏霸之朝亦皆有史”。到宋代,经过历代史家的不懈努力和艰苦探索,古代史著在内容和体裁上趋于成熟,这使宋代史学出现了繁荣的局面,也对元明史学产生了极为深刻的影响,为明代上述史学成绩的取得奠定了基础。直至元代,虽然最高统治集团是文化较为落后的少数民族,但对史学的重视程度并不逊于文化发达的汉族统治政权。到明代,这种传统仍然有着很大的影响,清代学者在《四库提要》中说,明代人“尤好作私史”,便是其重史传统的一种表现。

——摘编自毛佩琦主编《中国大通史·明》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概括明代史学取得的主要成就及其意义。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简要分析明代史学取得成就的原因。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17. 【中国工业化建设】

材料一   20世纪50年代初期,当中国共产党实施第一个五年计划、加快我国的工业化步伐时,中国的工业化条件并不是很好,存在着不少困难。就有利的条件来说,中国共产党结束了中国100余年来的政治腐败、遭受侵略、社会动荡的惨痛局面,建立了一个独立统一的现代民主国家。如果说中国工业化的有利条件是中国共产党依靠主观能动性创造的,那么不利的条件则是由中国的基本国情决定的,在短期内仅靠主观努力是难以消除的……使我国的经济发展难以避免出现曲折起伏,从而增加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经济建设的难度。

——摘编自武力主编《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史》

材料二   2002年至2012年,工业对国民经济增长的年均贡献率超过40.2%,是拉动国民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重要动力,主要工业产品规模扩张迅速。2012年,微型计算机设备产量达到3.5亿台,比2002年增长21.9倍;集成电路823.3亿块,比2002年增长7.6倍;家用电冰箱8427万台,比2002年增长3.1倍;彩色电视机1.3亿台,比2002年增长1.5倍;汽车1928万辆,比2002年增长4.9倍;发电量达到5.0万亿千瓦小时,比2002年增长2.0倍。2012年,工业制成品出口达到1.9万亿元,比2002年增长5.6倍。2012年,机电设备类商品出口8632亿美元,比2002年增长6.4倍;光学、照相、电影、计量及精密仪器设备类商品出口794亿美元,比2002年增长2.3倍。

——摘编自郑有贵主编《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史(1949-2012)》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说明20世纪50年代初期中国工业化建设面临的有利条件和不利条件。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简析21世纪初期中国工业产品出口快速增长的原因。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名校
18. 【亚欧大陆移民浪潮】

材料一   19世纪20年代共有14.5万人离开欧洲,到50年代约有260万人,1900年至1910年间达到了顶峰,共有900万移民,几乎每年为100万人。移民到达美洲后,他们拥有的技术上的方便条件使他们能够开发大陆腹地。轮船往返于沿海水域和内河;运河连接各水道;公路和铁路则形成陆上交通网;电报和邮政系统加速了通信联系;机械能够用来在草原切割草皮和平整森林;医学成果可用于对付曾使早期移民大批死亡的热带疾病。

——摘编自【美】斯塔夫里阿诺斯著《全球分裂——第三世界的历史进程》

材料二   1849年加利福尼亚的淘金热吸引着数量众多的淘金者,加拿大的金矿也吸引着成千上万的移民。在不计其数的淘金者中,有数百万的欧洲和亚洲移民或者走进工厂成为工人,或者修筑铁路,或者在美洲种植园工作。与他们一起到来的,是那些为移民工人提供服务,为他们提供生活便利的服务人员。与此同时,美洲的文化和种族也发生了改变。旧金山的中国城里,陈兴发的中餐馆为中国移民提供家乡饭,同时也把中国的烹饪方法介绍给美国社会。全世界的移民带着他们的家乡美食、宗教信仰以及文化传统来到美洲,并从中得到了相似的安慰。19世纪50年代,美国的欧裔移民达到了230万——几乎等于18001850年这50年间所有横跨大西洋的人口总和,直到20世纪初,移民仍源源不断地涌入美国。

——摘编自【美】杰里·本特利、赫伯特·齐格勒著《新全球史:文明的传承与交流(1750年至今)》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概括美洲亚欧移民浪潮不断扩大的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简析美洲亚欧移民浪潮产生的影响。

三、论述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论述题 | 适中(0.65)
19. 【16世纪前的中外文化交流】

材料   有学者总结“16世纪前的中外文化交流与世界历史发展进程”时,提出了以下观点:

中国作为世界上重要的文明古国,通过16世纪前的中外文化交流,其悠久而又丰富多彩的文化,不仅对于东亚邻国的社会发展进程发生过特别重要的作用,而且对于资本主义发源地的欧洲的兴起也产生过重要的影响。16世纪前的中外文化交流的历史已表明,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只有不断地、积极地与域外世界进行交流,吸收域外文化的优秀成果,才能使自己在政治、经济和文化上得到更快的发展,并创造出自己的文明辉煌。

——摘编自陈尚胜著《五千年中外文化交流史》

根据材料,结合16世纪前的中外文化交流与世界历史发展进程,自拟论题,展开论述。(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论述充分,表述清晰)

试卷分析

整体难度:适中
考查范围:中国古代史 、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中国近现代史 、经济与社会生活、世界史 、史学热点、文化交流与传播

试卷题型(共 19题)

题型
数量
单选题
15
材料分析题
3
论述题
1

试卷难度

知识点分析

序号
知识点
对应题号
1
中国古代史
1,2,3,4,5
2
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
3
中国近现代史
4
经济与社会生活
5
世界史
6
史学热点
7
文化交流与传播

细目表分析 导出

题号 难度系数 详细知识点 备注
一、单选题
10.65新石器时代的文明单题
20.4西汉的建立与“文景之治”  汉武帝时期统治思想的转变单题
30.65两汉至明清时期行政体制的演变  东晋的兴亡与士族的兴盛单题
40.65宋元社会的变化 单题
50.65明清经济的发展与局限单题
60.65边疆危机与甲午中日战争单题
70.4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兴起  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单题
80.65中共在根据地的制度探索单题
90.65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单题
100.65现代食物的生产、 储备与食品安全单题
110.65古代希腊文明单题
120.65中世纪城市自治单题
130.4近代西方法律制度的渊源及发展单题
140.4非洲独立意识的觉醒单题
150.85冷战的发展与多极力量的成长单题
二、材料分析题
160.4史学研究方法
170.65综合国力不断提升   国际影响力不断扩大  一五计划
180.65近代殖民活动和人口的跨地域转移
三、论述题
190.65中华文化的世界意义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