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历史综合库 > 中国古代史 > 明至清中叶的经济与文化 > 明清经济的发展与局限
题型:单选题-单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25 题号:22748475
据记载,嘉庆十七年(1812年)全国税田面积为791.5万余顷,比乾隆三十一年(1766年)增加了约50万顷。新垦田多出现在海滩、沙地、苇塘、荡田山塘以及新设厅、州的荒地等犄零边角之地。对此合理解释是(       
A.传统农业技术水平提升B.人地矛盾促使拓荒垦田
C.税制改革推动经济发展D.外来作物助推粮食增产
2024·山西晋中·三模 查看更多[2]

相似题推荐

单选题-单题 | 适中 (0.65)
【推荐1】明初以前,向朝廷进贡的茶是将采摘的茶叶制成茶饼,后来改为进贡茶芽。江西的茶农精心研究,制出了如铅山县河口镇的“河红”,婺源县的“婺绿”、义宁州的“宁红”等名茶,使江西茶成为国内外市场上的抢手货。材料说明明初(     
A.茶业兴盛得益于商品经济发达B.江西制茶业发展迅速
C.制茶业出现资本主义生产关系D.制茶业中心发生转移
2022-04-20更新 | 62次组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2】康熙乾隆年间,苏州出现了被称为“棉庄”的地方,它是农户与消费者之间的中介。棉庄储存棉花,卖给农户;收购农户生产的棉布,再把棉布卖给市民。此现象(     
A.反映了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和发展B.体现商品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
C.表明传统的产业结构逐渐走向解体D.基于民营手工业占主导的现实
2024-04-21更新 | 105次组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 (0.65)
【推荐3】有学者认为,明清时期江南市镇并不是凭空产生的,而是存在于农村经济的基础上,是农村专业经济发展的结果。由此可见,这一时期江南经济发展的整体特点是
A.农村经济仍然以自然经济为主
B.自然经济已退居次要地位
C.商品化趋势明显
D.市镇是进行农贸商品交换的场所
2016-11-27更新 | 49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