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历史综合库 > 中国古代史 > 中华文明起源与早期国家 > 商和西周 > 商周时期的农业、土地制度及手工业
题型:单选题-单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92 题号:22758380
《国语》载“宣王(前828—前782年)即位,不籍千亩。”“籍”意为民力耕“公田”,“不籍千亩”即宣王拒绝执行天子耕籍田的祭祀之礼。这说明当时社会(     
A.礼乐制度崩溃B.井田出现变化
C.农本思想动摇D.儒家地位下降

相似题推荐

单选题-单题 | 适中 (0.65)
【推荐1】文献史料述及西周的土地制度,有“溥天之下,莫非王土”,以及“有天子存,则诸侯不得专地也”的记载。这反映了(     
A.奴隶社会土地国有制B.封建社会土地私有制
C.诸侯贵族将公田据为己有D.井田制下地权合一的现象
2022-12-07更新 | 492次组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2】如图是现藏于大英博物馆的中国西周康侯簋。内部24字铭文记述了它的由来,其大意是:“王来讨伐商的城池,把卫封赏给了康侯,沫司徒疑为纪念亡父,铸造了这尊青铜器。”“簋”指古代青铜或陶制盛食物的容器,也是重要的礼器。关于材料信息,解读正确的是:
A.记载了周伐商取得牧野之战的胜利
B.铭文作为书法字体之一富有图案美
C.祖宗祭祀体系是周朝礼制重要内容
D.它与后母戊大方鼎属于同一个朝代
2021-05-12更新 | 363次组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3】《诗经·小雅·北山》中的诗句“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反映了我国古代的两种制度。以下对这两种制度表述正确的有
①前者是当时社会的经济基础
②后者是建立在前者基础之上的政治制度
③统治者实行这两种制度的目的相同
④导致两者瓦解的根本原因相同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③④
D.①②④
2018-09-20更新 | 117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