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历史综合库 > 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 > 中国古代的户籍制度与社会治理 > 历代基层组织形态与基层社会治理
题型:单选题-单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52 题号:22804940
魏晋时期,更易书写、保存与运输的纸张取代了秦汉时期的简册书成为古代户籍的书写载体。户籍也从乡里制作,正本留乡,副本呈报至县,转变为县廷制作,上报至中央户部,中央拥有了对户籍的最终审核权。这一变化(     
A.致力于基层民众的自我管理B.保证了政府征发赋役的来源
C.有助于强化统治者控制基层D.引发了基层管理权力的上移

相似题推荐

单选题-单题 | 适中 (0.65)
【推荐1】秦汉时期,乡里组织领袖职责很重,他们多由乡里百姓选举产生,有较高的德行和声望。宋朝以后,乡里组织领袖多按户轮当,且重视他们的财力条件,百姓多唯恐避之不及。由此可知
A.乡里百姓封建束缚加重B.乡里组织不再具有积极性
C.乡里组织领袖沦为职役D.乡里治理转向由政府主导
2021-12-29更新 | 136次组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2】战国时秦国的基层治理,借助民间自治秩序,任用聚落中自然产生的领袖人物为里吏。 但随着兼并战争的进行,秦在统一前夕调整里吏选任原则,选用无爵或低爵平民担任里吏,将基层社会中原有领袖人物排除在外。这种做法(     
A.体现了“强国富民”思想B.弱化了对地方的控制
C.使贵族政治退出历史舞台D.易激化基层社会矛盾
2024-01-14更新 | 269次组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 (0.65)
【推荐3】康熙四十七年(1708年)曾规定:“一州一县城关各若干户,四乡村落各若干户,户给印信纸牌一张,书写姓名、丁男口数于上,出则注明所往,入则稽其所来。面生可疑之人,非盘诘的确,不许容留,十户立一牌头,十牌立一甲头,十甲立一保长。……客店立簿稽查,寺院亦给纸牌。月底令保长出具无事甘结,报官备查,违者罪之”。这一举措(     
A.加强了基层组织和社会治理B.导致了清朝户籍管理日趋松弛
C.削弱了保甲制度的治理功能D.体现了政府对基层教化的重视
2024-05-06更新 | 44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