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历史综合库 > 中国古代史 > 明至清中叶的经济与文化 > 明清经济的发展与局限
题型:单选题-单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122 题号:22845831
唐朝人对大运河的评价在唐朝前期以负面为主,但在唐中叶以后逐渐转向正面。这主要是由于(     
A.安史之乱的爆发B.中央集权的弱化C.经济格局的变化D.长途贩运的兴盛

相似题推荐

单选题-单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1】下表为清中期以前苏州地区重要经济指标统计表(部分)

(注:踹匠是踹布手工业工人,强壮者每天可踹布5匹;苏州当时有踹匠约2万人。)
据上表可推知,清代中期苏州地区
A.人口膨胀影响劳动力价格B.资本主义萌芽发展受阻
C.传统手工业逐渐走向衰败D.通货膨胀破坏城市繁荣
2021-07-13更新 | 99次组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 (0.65)
【推荐2】明朝初年,官员的俸禄由实物粮食支给,后来逐渐发展到由本色和折色构成,本色即粮食,折色即为钱钞,俸禄中折色白银的比例持续增加。正德七年(1512年)下令折色俸给以十分为率,一分折钱,九分折给银。到万历初年,官员的俸禄已经称为俸银。据此可知明朝(       
A.纸币成为唯一货币B.农产品商品化提高
C.白银成为主要货币D.官员俸禄的市场化
2023-12-23更新 | 41次组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 (0.65)
【推荐3】德国学者弗兰克在《白银资本》中指出,1500年至1800年“经济全球化中的东方”是世界经济的中心,换言之,当时的经济中心不在欧洲,而在亚洲特别是中国。这反映了
A.西欧全面落后于中国B.中国是当时的世界经济中心之一
C.人类向近代社会演进D.中国出现了向工业文明演进的趋势
2021-08-25更新 | 52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