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历史综合库 > 中国古代史 > 西汉与东汉—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巩固 > 西汉的建立与“文景之治”
题型:论述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57 题号:22850561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多维视角下大一统国家构建

材料一:◆乱莫大于无天子,无天子则强者胜弱,众者暴寡,以兵相划,不得休息。

——《吕氏春秋》

◆丞相绾、御史大夫劫、廷尉斯等皆曰:“……今陛下兴义兵,诛残贼,平定天下,海内为郡县,法令由一统,自上古以来未尝有,五帝所不及。”

——《史记·秦始皇本纪》

◆秦兼天下,建皇帝之号,立百官之职。汉因循而不革,明简易,随时宜也。其后颇有所改。……监御史,秦官,掌监郡。汉省,丞相遣史分刺州,不常置。武帝元封五年初置部刺史,掌奉诏条察州,秩六百石,员十三人。

——《汉书·百官公卿表》

◆今师异道,人异论,百家殊方,指意不同,是以上亡以持一统;……臣愚以为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立学校之官,州郡举茂材孝廉,皆自仲舒发之。

——《汉书·董仲舒列传》

材料二:大一统理念以推进国家整合为中心,至少包含四个维度。第一,疆域一统,这是大一统的空间维度。疆域一统则可带来长久和平,这一价值理念赋予统一战争以充分的道德和政治正当性。第二,政治一统,这是大一统的结构维度。政府拥有高度政治自主性,以一体化权力直接统治所有国民。第三,文教一统。儒家文教对国家整合发挥了多重支持性功能,培养后备官员,教育人民忠君爱国,认同权威,认同国家等。第四,古今一统,这是大一统的时间维度。政权的正统性主要体现为传承文明、又矫正前朝之失的自觉性,历史正当性是最大的政治正当性。

——摘编姚中秋《以国家整合为中心的大一统理念》

运用材料一中的史实,分析说明材料二的观点。

相似题推荐

论述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纵观中国封建社会,有一颇为独特的历史现象,即处于封建社会上升阶段的秦汉时期与处于鼎盛阶段的隋唐时期,在诸多方面存在着惊人的相似,这种惊人的相似,又仅存在于秦汉与隋唐时代。这就是“秦汉隋唐现象”。如:功过相参的开国皇帝,堪称典型的亡国暴君;汉唐初年治国方针的清静无为;封建治世的两个典型:文景之治与贞观之治;封建盛世的两大典范:汉武盛世与开元盛世;秦隋制度建设成就及汉承秦制与唐承隋制;相似的少数民族政策:和亲征战与华夷一家;汉唐开明开放的对外政策;两次数百年分裂后的统一王朝与短命帝国;基本特征十分相同的秦末起义与隋末起义……

——许兆昌《秦汉隋唐现象论略》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任选一个角度,对“秦汉隋唐现象”进行阐释。(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逻辑严谨,表述清晰。)
2022-06-21更新 | 235次组卷
论述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2】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汉承秦制”

秦制汉 制
律法秦律严酷汉高祖颁行《九章律》;汉文帝减轻刑罚,约 法省禁
思想“焚书坑儒”汉初尊奉黄老无为思想;中期开始“罢黜百 家,独尊儒术”
中央官制丞相为核心的官僚体制三公九卿制;汉武帝时,设立中朝

地方管理

在全国推行郡县制
汉初采取郡县与分封并行制;到汉武帝,解 决了王国问题,实现州、郡、县三级管理制度 体 系
根据表内容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汉承秦制”这一观点的认识。
2023-03-01更新 | 114次组卷
论述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3】阅读史学著作的目录能够帮助读者快速了解著作的主要内容,梳理著作的基本结构和线索。阅读以下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

第二章秦代事迹:始皇治法;始皇拓土;秦之失政;二世之立;

第三章秦汉兴亡:陈涉首事;刘项亡秦;诸侯相王;楚汉兴亡;

第四章汉初事迹:高祖初政;高祖翦除功臣;高祖和匈奴;汉初功臣外戚相诛;汉初休养生息之治;封建制度变迁

第五章汉中叶事迹:汉代社会情形;儒术之兴;武帝事四夷(一至七);论武帝用兵得失;武帝求神仙;武帝刻剥之政;巫蛊之祸;昭宣时政治情形;昭宣元成时兵事(一至四)

——吕思勉《秦汉史》目录节选

(注:“昭宣元成”分别指代汉武帝之后的四任君主,即:汉昭帝刘弗陵、汉宣帝刘询、汉元帝刘奭、汉成帝刘骜。)


材料目录共五章,每章包含若干小节。请在阅读该目录后,选取其中一或多个章、节,结合所学知识,对秦汉历史的发展进行简要评述。(列出所选章节;评述历史要求史论结合、叙述完整、评价合理。)
2021-07-22更新 | 194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