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历史综合库 > 文化交流与传播 > 中华文化的世界意义
题型:单选题-单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223 题号:22855355
从明朝后期到清朝前期,西方的天文学、数学、物理学、地理学和医学等逐渐传入中国。在同时期的法国,耶稣会士杜赫德根据海外传教士的书简、札记、日记中的有关材料,编写成《中华帝国全志》一书,此书涉及中国政治、经济、科学、文化等各个方面。这说明该时期(     
A.殖民侵略客观上促进不同文化的碰撞B.基督教在华传播效果增强
C.文化活动依托于国家开辟的商业路线D.中西文化交流呈现双向性

相似题推荐

单选题-单题 | 适中 (0.65)
【推荐1】17世纪末,回到法国的传教士穿着中国服装参加舞会,获得全场喝彩。中国服装特色也融入法国18世纪的服装设计之中。下图是身着一条缀满了东方自然主义风格花草纹样的“中国风”印花棉布长裙的《蓬帕杜尔夫人》画像。这反映了当时(     
A.中国文化在法国上层社会的影响B.法国贵妇们热衷于代言东方商品
C.中国纺织品大规模进入法国市场D.学习中国文化成为法国社会的主流
2023-04-28更新 | 97次组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2】培根指出,“印刷术、火药、指南针曾改变了整个世界,变化如此之大,以至没有一个帝国,没有一个学派,没有一个显赫有名的人物,能比这三种发明在社会中产生更大的力量和影响。”由此可知,三大发明(     
A.使中华文化开始具有了世界意义B.推动了整个人类文明的进程
C.为各国实力对比变化奠定了基础D.植根于中国久远的文化传承.
2023-05-22更新 | 159次组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 (0.65)
【推荐3】公元8世纪前后,东亚国家对中国文化的大规模移植与受容,将东亚国家与中国在语言文字(汉字)思想意识、社会组织(律令制度)物质文明(科学技术)上联成一气,形成一个以中国为文化源的有序结构系统。以下能论证该观点的史实有(     
①韩国首尔景福宫的结构和样式是中国皇宫的翻版,建筑颜色为金黄色,匾额上写有汉字
②隋唐以后,朝鲜、日本等国的各级学校把儒家经典作为教科书,儒学成为官学
③瑞典首都的中国宫,宫顶仿中国宫殿,宫门两侧边框刻有中国式图案
④日本法隆寺建筑深受中国南北朝建筑风格的影响
A.①④B.②④C.①③D.③④
2024-04-27更新 | 47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