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历史综合库 > 文化交流与传播 > 中华文化的世界意义
题型:单选题-单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112 题号:22855359
有学者指出,中国儒学的核心是人学,所讲人性主要是探讨人类异于、优于禽兽的特殊属性。佛教认为没有众生的解脱,就没有个人的真正解脱,所以提出“救苦救难”“普渡众生”等,将以个人修习为中心的“戒、定、慧三学”(戒律、禅定、智慧)扩充为具有广泛社会内容的“六度”(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智慧)。该学者意在说明(     
A.中印文明具有兼收并蓄倾向B.儒佛调和思潮推动中印间文化交流
C.佛教冲击了儒学的正统地位D.佛教与中国传统文化具有相通之处

相似题推荐

单选题-单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1】中华文化的传播,促进了世界文明的发展。古代朝鲜、日本和东南亚地区深受中华文化的深刻影响,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①日本的中央集权制和土地制度以唐制为蓝本   ②大约在2世纪,佛教经中国传入朝鲜
③越南移植中国的赋税制度   ④5世纪,大批华侨移居东南亚传播中华文化
A.①B.②③C.①③D.②④
2022-07-22更新 | 396次组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2】马克思说:“火药、罗盘针、印刷术——这是预兆资产阶级社会到来的三项伟大发明。”这句话反映出
A.中国古代科技孕育了西方近代文明
B.西方资产阶级利用中国的发明进行侵略扩张
C.中国的四大发明推动了西欧社会的转型
D.三项伟大发明决定了欧洲资本主义的发展
2021-04-01更新 | 360次组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3】5世纪末至6世纪80年代,北方地区除兴建佛寺外,还多开石窟寺,佛寺遍及新疆至辽宁诸地,如北魏孝文帝迁都前后的云冈石窟和龙门石窟;同时,寺院在南方也大量出现,佛寺中出现层轩、飞阁等许多新建筑样式。这一现象出现的根源在于(       
A.儒学正统地位的丧失B.社会形势的持续动荡
C.田庄经济的不断发展D.士族门阀势力的衰落
2023-07-14更新 | 170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