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历史综合库 > 世界史 > 世界大战、十月革命与国际秩序的演变 > 十月革命与苏联的社会主义实践 > 列宁主义的形成
题型:材料分析题 难度:0.4 引用次数:49 题号:22883396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对于社会主义革命的学说,马克思和恩格斯曾经提出“两个绝不会”的论断,即“无论哪一个社会形态,在它所能容纳的生产力发挥出来以前,是决不会灭亡的;而新的更高的生产关系,在它的物质存在条件在旧社会的胎胞里成熟以前,是绝不会出现的”。列宁在深刻分析资本主义发展规律的基础上,形成了自己的关于社会主义革命的新论断

--------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项佐涛老师讲座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列宁是如何创造性地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领导十月革命取得成功的?并分析其历史意义

材料二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毛泽东从理论和实践上对社会主义建设道路进行不懈探索……提出了一系列富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方针……这就在社会主义建设理论方面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学说。此外,毛泽东还在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各个历史时期,对军队建设和军事战略、政治和文化工作、国际战略和外交政策、党的建设和统一战线等方面,提出了独创性理论。

——摘自人教社《历史》教科书(必修3)第84页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指出毛泽东在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过程中的理论和实践贡献

材料三   20世纪80年代末到90年代初,中国的改革开放面临着复杂的国内外形势。在国内,改革遇到重重阻力,在国际上,世界社会主义运动遭遇挫折。改革进入关键时期。1992年初,邓小平先后在南方视察了武昌、深圳、珠海和上海等地,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谈话,表示要加快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步伐。

——摘自人教社《历史》必修2第56页

(3)根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分析指出20世纪90年代经济体制改革的新内涵并分析其提出的国际国内背景

相似题推荐

材料分析题 | 较难 (0.4)
【推荐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面对帝国主义的无情侵略和劳动人民的痛苦挣扎,列宁深入分析和思考了帝国主义背景下战争爆发的根源……经过三年战争,沙皇统治逐渐崩溃解体,广大劳动人民处于水深火热之中,如何带领俄国广大人民群众走向和平,已成为列宁首要思考的问题。列宁深刻地认识到苏俄只有退出战争才能取得喘息的机会,才能专注自身发展。他指出,资本主义的和平是暂时的、虚假的,只有通过革命推翻资本主义制度,建立社会主义社会,才能实现持久和平。列宁指出,由于资本主义的贪婪本性,国家之间的矛盾冲突只会愈演愈烈。因此,作为夹缝中求生存的苏维埃俄国要善于利用这些斗争,获得自身生存发展机会。列宁顺势而为推行租让制,利用资本主义国家的资金、技术等大力发展生产力。经过三年的恢复和发展,苏俄与其他国家之间已形成共存局面。列宁科学地判断出苏俄与帝国主义国家形成了某种“均势”,帝国主义国家虽然仇视苏俄,却不能消灭它。

——艾丛潞《列宁和平思想及其重要价值研究》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列宁和平思想产生的时代背景。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列宁关于和平问题的基本认识,并指出这些认识的历史作用。
2024-01-06更新 | 55次组卷
材料分析题 | 较难 (0.4)
【推荐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9世纪末20世纪初,世界资本主义由自由竞争阶段进入帝国主义阶段。与此同时,世界范围内的工人运动,被侵略被压迫人民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的运动进入新阶段。但在西欧,受修正主义的影响,第二国际内部出现思想混乱,工人运动出现了分化并陷入低迷。在俄国,普列汉诺夫、列宁等人积极宣传马克思主义,俄国革命日益高涨,社会主义的影响不断扩大。列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时代特征和俄国实际相结合,捍卫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创立了列宁主义,带领布尔什维克党和广大人民夺取十月革命的伟大胜利。十月革命胜利后,列宁等对俄国这样经济文化比较落后的国家如何建设社会主义,进行了积极探索。

——摘编自中共中央宣传部理论局《世界社会主义五百年》

材料二   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后,科学社会主义的主张受到中国人民的热烈欢迎,并最终扎根于中国大地、开花结果,这决不是偶然的。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推进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中,提出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强调“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实现了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与民为邦本的民本观的贯通、融通;提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生态文明理念,强调“站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高度谋划发展”,实现了马克思主义自然观与天人合一的宇宙观的贯通、融通;等等。这些都充分体现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充盈着浓郁的中国味、深厚的中华情、浩然的民族魂,具有强大的历史穿透力、文化感染力、精神感召力。

——摘编自董永在、马丽娜、徐国政《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必须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

(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列宁主义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共同特征。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说明列宁主义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时代意义,并谈谈你对马克思主义在中国扎根“决不是偶然的”的理解。
2024-01-17更新 | 71次组卷
材料分析题 | 较难 (0.4)
名校
【推荐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十月革命前的一百余年是俄国急剧变革的时代:腐朽没落的沙皇专制制度已经严重阻碍了俄国的现代化进程;而日益尖锐的阶级矛盾、民族矛盾和其他复杂的社会矛盾使俄国国内局势动荡不定,曾经盛极一时的俄罗斯帝国风雨飘摇。 当时有血性、有理性的俄罗斯人都在摸索前进的道路。 当俄国人民已不再对各种改革寄予希望的时候,便将目光转向了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希望在俄国建立西方式的民主制度。 但他们的希望又一次落空了。

——摘编自洪亚非《第一次世界大战对各国的影响》

材料二   1918年,列宁《国家与革命》一书发表。在书中,列宁重申了马克思提出的巴黎公社是无产阶级专政的组织形式,是“无产阶级革命‘终于发现的’可以使劳动在经济上获得解放的形式”,俄国1905年革命和1917年革命中产生的苏维埃制度,就是巴黎公社建立的无产阶级国家形式在俄国条件下的发展,即苏维埃制度就是无产阶级获得解放的未来国家的形式。 十月革命胜利后,苏维埃政权组织形式基本确定,苏维埃制度在全国确立。 全俄苏维埃代表大会是最高权力机构,大会代表由各地区直接选举产生,具有广泛代表性。人民委员会是中央政府,负责国家所有行政事务,由苏维埃中占多数的布尔什维克负责组织,下设外交人民委员部、内务人民委员部、农业人民委员部等部门,列宁任人民委员会主席。

——摘编自李岩磊《苏共领导下的苏维埃国家建构研究》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俄国十月革命爆发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十月革命后俄国确立苏维埃制度的历史意义。
2024-02-20更新 | 92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