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历史综合库 > 中国近现代史 >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开创与发展 >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概括提出
题型:论述题 难度:0.4 引用次数:35 题号:22904134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改革开放40年来,中国社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制度创新”是发展引擎,一条重要途径就是“试点”。包产到户、包干到户等的改革都是从“试点”开始探索,形成可推广的经验,最后上升为总体性的制度成果,在全国大范围铺开,这种方式把改革自上而下的战略部署与基层自下而上的创造积极性结合起来,集思广益,在改革不断深入的同时保证社会的稳定。

——摘编自宋学勤《改革开放40年的中国社会》

结合所学知识,就中国近现代历史某一方面的“制度创新”加以阐述。(要求:自拟论题,史论结合,论证充分,逻辑严密)

相似题推荐

论述题 | 较难 (0.4)
【推荐1】论述题

“人类文明新形态”是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中所提出的新概念。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以 下简称《决议》)也强调:“党领导人民成功走出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创造了人类文明新形态。”由此可见,人类文明新形态的提出,既是中国共产党百年发展的凝练,又是未来中国现代化发展的指向,因而具有重要的理论与实践意义。

     中国式现代化道路是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有力回应。在当今经济全球化时代,世界形势风云诡谲,变幻莫测。由于新冠肺炎疫情冲击,全球供应链日趋裂解,单边主义、霸权主义势头渐盛,南北差距持续扩大,部分地区安全形势不容乐观。在西方“普世价值”话语业已破产的情势下,发展中国家如何去追求并实现现代化?这便成为每一个发展中国家必须面对的严峻课题。中国式现代化道路以其辉煌的成就显著提升了中国的整体发展水平和国际地位,为全球发展与稳定贡献了中国智慧,因而可以鲜明而有说服力地回应这一时代课题。

——摘自《学习强国》作者系吉林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提取材料中的信息,简要分析中国人民是如何对中国式现代化道路进行探索的。(要求:表述清晰,论证充分,史论结合。)
2022-03-14更新 | 370次组卷
论述题 | 较难 (0.4)
名校
【推荐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没有抽象的马克思主义,只有具体的马克思主义。所谓具体的马克思主义,就是通过民族形式的马克思主义,就是把马克思主义应用到中国具体环境的具体斗争中去,而不是抽象地应用它。成为伟大中华民族之一部分而与这个民族血肉相连的共产党员,离开中国特点来谈马克思主义,只是抽象的空洞的马克思主义。因此,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使之在其每一表现中带着中国的特性。即是说,按照中国的特点去应用它,成为全党亟待了解并亟须解决的问题。

——摘编自毛泽东《论新阶段》


结合中国近现代史相关史实,评析材料中的观点并得出结论。(要求:结论不能重复材料中观点,持论有据,论证充分,表述清晰)
2023-05-19更新 | 173次组卷
论述题 | 较难 (0.4)
【推荐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下表是党和国家在不同时期有关“现代化”的表述。

党和国家在不同时期“现代化”的表述出处
1938毛泽东在《论持久战》中明确指出,必须“努力于建设新军,发展新的军事工业”,并强调“革新军制离不了现代化,把技术条件增强起来”。摘编自《毛泽东选集》等
19549月,周恩来指出“建设起强大的现代化的工业、现代化的农业、现代化的交通运输业和现代化的国防”。摘编自《建国以来周恩来文稿》
19799月,叶剑英指出:“我们要在改革和完善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同时,改革和完善社会主义政治制度、民主、法制、物质文明、精神文明。这些都是我们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重要目标。摘编自《三中全会以来重要文献选编》

请根据上表中所蕴含的有关“现代化”的信息,从整体性角度提炼观点,并结合所学知识加以论述。(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逻辑严密、表述通畅)
2022-11-26更新 | 125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